APP下载

规范中介管理 强化诚信建设
——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小记

2020-09-16

人民之声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介机构市场主体法治化

文 本刊记者 筱 臻

7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如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审议场景一

“我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很好,特别是近年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大大方便了群众和企业。但目前粤商通的运用还没有普及,全省1 200万市场主体只有六分之一在使用,说明粤商通使用率不高,要加大宣传,更好的方便市场主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建议,有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杜绝乱收费高收费现象,要制定对乱收费高收费中介机构屡整不改的惩戒措施,公开中介机构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

同样关注中介机构问题的于敏委员认为,企业围着政府转、企业围着中介转,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首要的还是要加强法治建设,创造依法营商的环境。刘鸣委员认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背后更重要、深层次、具有制约性的问题,是公平公正法治保障的问题。

“目前省政府对中介机构实施监管的单位为政务数据局,其协调管理效果可能有限。”幸晓维委员建议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发挥新设立的政府转变职能相关处室的作用。

“做好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是立法,特别是信用条例的制定,有利于营商环境的保障。”刘波委员建议,要尽快建立对中介机构的立法规范,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更有效地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审议场景二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主要应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标准。市场主体在办事便利化方面获得感较强,但在市场诚信和公平竞争环境优化这两方面的获得感不明显,这两方面是优化营商环境最大、最普遍的痛点。”陈建飚委员建议,一是改革招投标管理办法,贴近市场分类、精准施策,解决优质优价的产品或服务难中标、招标时间过长两大痛点;二是取消各地市场备案制度,开放市场、公平竞争;三是政府带头诚信,出台法规政策,督促遵守契约,解决市场主体收款难普遍问题。

“从今天的专题询问来看,政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但报告关于政府诚信建设的内容很少。”石佑启委员说,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内容。

陈潮光委员关注到当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他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强化法治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政府机构信誉,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分清责任主体,克服‘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的表述。

“政府汇报完毕后,存在的问题整改了多少,下一步工作措施落实了多少等等都需要有反馈。”王硕平委员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反馈机制。

“报告在下一步工作措施中提到,要推广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有助于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邓中青委员认为,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设计的,建议可以借鉴惠州针对中小微企业设计的“企业直通车”制度丰富完善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建设,不仅覆盖大型企业也惠及中小微企业,更好地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支持企业心无旁骛地发展实业。■

猜你喜欢

中介机构市场主体法治化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关于中介机构参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探讨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涉案保荐机构在审项目原则上不停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