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有的“病症”及“诊疗”
2020-09-15陈容
陈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理念鲜明地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践者,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者。实践告诉我们: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可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更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所执教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最佳途径。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务实的教学态度以及适时反思,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才能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会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有意义的、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务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反思。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实践看,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能让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加具体、形象,更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和情感,能使数学课堂摆脱枯燥的状态。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听过的一些数学公开课,反思情境创设,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中存有的“病症”
1.情境创设乏味无趣
部分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往往是没有主见的、盲目的,总是喜欢借用其他老师的情境创设方法,不动脑筋,信手拈来,直接搬用,没有创新;没有思考创设的情境是否与自己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吻合,是否与自己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已有经验匹配;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就是简单地换一换问题。这样的情境创设一定不会让学生感兴趣。
2.情境创设目的不明
虽然一些老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情境非常新颖,但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指向不明确,过于“宽广”,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个“宽广”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引入“茫茫大海”之中。这就是教师没有认真探索,仅仅注重表面和形式造成的后果,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3.情境创设脱离生活
虽然我们对情境的创设很用心,但有时疏忽了生活规律,随意更改了生活事实,使得情境创设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结果导致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想法——原来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是编造出来的。
4.情境创设简单庸俗
在情境创设时,有时往往会把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原原本本照搬到教学中,以此作为问题情境,缺乏必要的数学加工,这样做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更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數学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的改进策略
创设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粗浅地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应有“三性”:
1.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有“针对性”
大家都明白,就学习而言,喜欢与好奇比一切都重要。小学生在各个年龄段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比如小学1~2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关注的是:有趣、好玩等。所以,我们可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情境,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如我们可以把教科书的插图改编成数学小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数学问题自编童话故事、数学谜语等。再如,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挑战和展示自己,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生活情境,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与经验中亲历数学。
2.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有“真实性”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隐含着大量的、有效的数学信息。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来创设真实的情境,这样符合客观事实,让陌生的教科书变得更加熟悉,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商场购物”的实践活动时,就认真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讲台里拿出2个大瓶可乐、3个小瓶可乐,并贴上标签:大瓶2000 mL,每瓶7元;小瓶250 mL,每瓶2元。同时告诉学生,这是老师刚从超市买来的,学校对面有几家超市,不同超市的优惠方法不一样。A超市是买大送小;B超市是一律九折;C超市是每买满30元八折优惠。你们能知道我买这些饮料用了多少元吗?请大家当一回顾客,根据你自己需要的数量,算一算、比一比,哪家最便宜?学生经过充分的交往互动后发现:购买的数量、种类不同时,选择的方法不同。这样的情境创设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就会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他们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
3.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有“有效性”
有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永恒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给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从平时的教学来看,很多创设的情境仅仅当作新知的引入或者敲门砖。事实上,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持续的,自始至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对话。
总之,个人认为,良好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数学教学专业发展的智慧引领,它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有效释放,使数学教学有了创造性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执着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期在数学教学研究中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当好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