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川到重庆跨越968公里的森林防火

2020-09-14程雪力邱魏红

消防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巴南区队友火灾

程雪力 邱魏红

从海拔3345米的四川道孚出发,沿318国道,经成渝高速……跋涉968公里后,四级消防士吴维聪带着任务回到自己的故乡——海拔330米的重庆巴南区樵坪山。

一个中午,吴维聪习惯性地打开被子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通知,单位要成立100人的靠前驻防分队,前往重庆担负森林防火灭火等任务。他的心情一下子难以平静下来,自己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工作了。

当吴维聪跟随驻防分队驻扎在樵坪山下时,他们第一个任务是对重庆市33个区县的地方专业扑火队员、解放军、民兵等3004人进行森林防火灭火培训。

天刚亮,吴维聪和队友们已经收拾好了培训所需装备。八点准时向永川区培训点出发,沿途茂密的树木遮住了刚升起的太阳和前方的道路,吴维聪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时不时地看一下手表。队友们也知道吴维聪是重庆人,他们也为吴维聪高兴。

“还有不远就到了,大家都提提神,下车前整理一下自己的着装。”吴维聪看着表上的时针,拍了拍车上的队友。

培训场上30多度的高温,汗水不停地从培训队员的脸上滑落,但正在参加班组灭火战斗演练的参训队员们依旧在坚持。

天气越来越热,吴维聪用重庆话对大家说:“大家再坚持一哈,天气虽然是热迈,但是比起在火场上的温度还是要差点儿嘛。”话音刚落,一个不大会说普通话的扑火队员走向了吴维聪,他们开始用地道的重庆话交流。这让吴维聪回想起在道孚为地方扑火队员培训的场景,同样有很多藏族同胞不会说普通话,这时懂藏语的队友就站出来为他们讲解培训的内容,以保证参加的人都能掌握。

吴维聪和队友为地方民兵讲解装备

在讲解水泵操作时,吴维聪和队友很快发现,参训的扑火队员对灭火技能和一些机具的操作了解甚少,往往一个动作、一处知识点,他们就要讲上三四遍,对于一些灭火战法更是似懂非懂。

眼看着一天就要结束了,但现场培训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现实情况,培训队员们研究决定,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将培训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一天半,晚上再集中研究解决办法。

为参训队员讲解水泵架设与撤收

吃过晚饭,队友们原本想让吴维聪先回去。“我是重庆人,我白天也和他们交流了很多,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先给你们说了我再回去吧!”吴维聪对队友说。

“都十点半了!”队友不经意的话,提醒了吴维聪,拨通母亲的电话,听着母亲带着困意的声音,吴维聪心里愧疚极了,责怪自己没有及时告诉母亲临时有任务。但他知道,任务还没有完成,简单和母亲沟通过后,便再次投入到讨论中。

第二天,吴维聪和母亲视频时才知道,昨晚家人等了他5个小时,最后只是吃了一碗炸酱面就回家了。这一刻,吴维聪才意识到:“在任务面前,回家的路很远。”

在重庆巴南区,气温已经达到了32度,一旦在森林里出现火源,将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此时,森林防火宣传和进山巡护成为燃眉之急。

2016年,吴维聪刚下队一个多月,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突发森林火灾,他们大队连夜赶赴增援,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灭火作战。当时风向突变,风力加大至8到9级,龙卷风夹着火苗突然沿着树干窜上树梢,浓烟遮天蔽日,卷起十多米高的火墙。他亲眼看着一座山在一分钟内被烧完。森林消防员和地方扑火队被浓烟呛得眼泪直流,火星落在脸上、手上,火辣辣的。

吴维聪也是在这次火灾中,才知道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于是开始关注了解家乡的森林防火情况,并在给家里人通电话时,普及一些森林防火常识。

连续8天,吴维聪和队员们在当地扑火队员的带领下,穿梭在社区、街道和林区内。当他们背起斯蒂尔风力灭火机,拿着防火宣传手册,走在巴南区的街道上,那一抹橘红引得当地群众和游客纷纷驻足。

他们每到一处村庄、一个点,都会把森林火灾危害和如何防范森林火灾认真地讲一遍,并留下森林防火的小册子和联系电话。

进山巡护中,在林区里,总会有一条公路直通山上,车辆也能正常通往。“高原的防火巡护,往往都是1米宽的山路,经常会遇到陡坡、悬崖等险峻的地方,还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条件下。” 吴维聪对地方扑火队员说。他们在道孚爬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一天的巡护下来,有的时候脚都能磨起泡。

在巴南区的缙云山,吴维聪望着眼前熟悉的山路,儿时的回忆慢慢浮现。“那时,我们经常走这条路,上山去摘野果吃。大家注意脚下,不要被绊倒了,我小时候就经常被绊倒……”一路上,吴维聪的声音没有停过,大家不时被他的话逗笑。

在防火执勤的路上,吴维聪就是一个话痨,但遇到事情时,他却显得无比成熟稳重。“那里又有烟冒起来了!”大家顺着执勤队里葛金鹏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冒起了一股烟。当他们赶到现场,才发现是几名当地群众在上坟烧纸。

耐心守护烧纸祭奠的群众

“老乡,要不得,这么整山都要没得了!我们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和行为,但是这个环境大家不能弄个做,可能因为你们用火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就把眼前的这片山烧没得了。”吴维聪和队友们边制止这种危险的行为边说,“有句话叫做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哟,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大家可以用鲜花代替。”

有吴维聪这个地道的重庆人在,和群众交流不是问题,经过一番劝说,几名群众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便立即停止了手中的动作,将剩余的东西装了起来。

看到又一起密林不文明用火行为,吴维聪的内心再次担忧起来,像这样的事,他们这两天遇到了不下十起。再次确定火点完全熄灭后,他才和队友们继续到下一地点进行巡护。

除了街道、社区宣传外,一天中,吴维聪和队友们还要在密林中徒步巡护10多公里,翻越数座山,回到营区几乎都是晚上,8天的防火巡护,他们对重庆市主城8区4山开展防火宣传,累计发放防火宣传单1000张,检查车辆150台次,检查入山人员900人次。

夜晚,驻防营区在路灯的照映下,吴维聪习惯性地打开“keep”跑步软件,开始五公里训练。在樵坪山上,不会像高原那样呼吸困难,反而多了一种高原体会不到的大汗淋漓的感觉。汗水从吴维聪的脸庞滑落至脖颈,再到体能训练服上。

在隊友的眼中,他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了,大家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在为执行防火任务努力。

望着营区对面的樵坪山,吴维聪知道,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猜你喜欢

巴南区队友火灾
重庆市巴南区石漠化治理初探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暑假乐开花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