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合作式”教学模式

2020-09-14周连兴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

周连兴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中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重点阐述了“合作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师;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内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果的取得离不开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合作式”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接受式为主,教学过程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的“主體—客体”关系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即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获取大量的信息。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被当做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种机械性的接受反馈的活动。学生跟老师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老师不能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意向,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跟教师之间的感情是单向模式的。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大都是敬爱、尊敬之情,想要获得学生对老师长期的持久的感情,需要双向情感上的交流,学生从满足交往的需要到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最终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2.“合作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分析

在“合作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平等的沟通和理解,是建立在“主体—主体”相互之间平等人格的基础上的交往,师生之间是一种有默契的“参与-合作”的关系。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出发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跟老师之间达到的是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交流。

2.1  学生角色分析

教育活动是对象化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统一。要想推动人的自由发展,在教育活动这种双重关系中,一方面学生需要发挥主体性,变革客观世界,构建自己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需要在对老师的依赖性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之间寻求黄金分割点。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体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是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展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往往被老师忽视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科知识成为一种普遍的课堂状态。

2.2  教师角色分析

2.2.1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联系着人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洛克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张“白板”,他坚持认为人的大脑中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先天固有的,都是后天习得的。在《爱弥儿》中,卢梭强调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遵循自然规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顺应人的自然天性使学生在自然中率性发展。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渊博的知识。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2  教师是教学活动进程中的指导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师生的共同活动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活动—学生”的统一体。学生在“主—客”活动中居于主体的地位,但这只是“主-客-主”模式的一个片段和环节,还会受到教师的“主-客”活动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充当着助手的角色,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并不矛盾。

2.2.3  教师是交往活动中情感的组织者

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组织关系。在个别交往的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也是一个由生疏到亲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出的信息如果能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会达到很明显的层次。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是以生理的需要为基础逐次提高的,依次有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增长,他们对感情的需求会逐渐上升,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同,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甚至是思想上的共鸣,成为学生情感上的依托者。学生能消除对老师的敬畏与疏远而产生亲切感,同时学生也会因向老师提供知识而产生成就感,师生交往中的皮革马利翁的双向效应会成为教师积极工作和学生能动学习的主要动因,双方获得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D].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2]周明龙.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4]刘佛年.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王枬.教育原理[M].桂林: “合作式”教学模式相关范文的好帮手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劣比较分析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