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参与的核心是学生的独立思考

2020-09-14胡稳治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独立思考深度学习

摘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浅层参与现象比较普遍.要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有学生的深度参与;要实现学生的深度参与,必须抓住独立思考这个核心。

关键词:课堂参与,深度学习,独立思考

分类号:G633.6

在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的起始课《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在观摩该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有一个教学片断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具体情况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围绕向量的概念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向量?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表示?什么叫平行向量?什么叫共线向量?学生则对此进行了一一回答。

当时感觉,这样的一问一答,是对教科书内容的简单重复,既未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也未揭示出向量是不同于数量的一种新的量。这样的数学课堂,表面上看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原有水平;表面上看有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但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灌输。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1.深度學习需要深度参与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此观之,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而有意义地参与进去,需要激发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需要真正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在数学新授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理清知识层次,构建知识框架,发现疑难问题,并围绕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而这一学习过程无法由他人替代完成,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深度参与来实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提出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理应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深度参与。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学习。

2. 独立思考促进深度参与

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在讲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例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不看下教科书的解答过程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例题解答,然后与教科书的解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以下两个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片断1:第35页例2

问题:求下列函数的周期:(1)  (2)略

解答:教科书解答如下:因为,所以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可知,原函数的周期为。

分析:教科书对此问题的解答,未能紧扣周期的定义。是观察得知周期为之后进行的“验证性”解答,而非从周期的定义出发进行的“探究性”解答。

改进:令,需求满足的最小正数,即求使成立的最小正数。由于该式左右两边的函数名称没有改变,结合诱导公式知应为的偶数倍,即,当时,,而,显然不满足要求,故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数。

片断2:第105页例2

分析:本例安排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之后,其用意是严格按照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进行运算之后,得出与数的运算的类似性质,让学生认识到向量运算与数的运算有某些类似的规律。但教科书的解答过程仍是直接照搬数的运算规律进行运算,显然并未达到目标。

改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经过思考,得到如下证明过程:

由此看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就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

3. 独立思考是课堂参与的核心

在数学新授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将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欲达此目标,需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应具备以下环节:

(1)读教科书 在阅读教科书时,应有冷静深入的思考,将知识要点标出来,将疑难问题找出来,将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将知识的框架竖起来。

(2)解疑释惑  由学生提出阅读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师直接对个别疑难点进行讲解。

(3)总结反思 在解决疑难点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知识的框架结构,实现对学习内容全面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4)独立应用  在学习例题时,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按自己的理解作答,然后与教科书的解答过程对比,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

在上述过程中,唯有独立思考是贯穿始终的,其它诸如讨论、交流、提问、板演等形式,只不过是促进独立思考的手段。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往往会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下,只要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是因为,学生面向整个班级回答问题的过程,与他们在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仅是将小组范围内的讨论交流扩大到整个班级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只是学生课堂参与的一种形式,唯有独立思考才是课堂参与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数学新授课中学生参与方式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903032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稳治,1976年8月,男,汉族,河南省偃师市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独立思考深度学习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