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9-14王雁茹
王雁茹
摘要:本文主要从多元化教学、体验教学、注重自身品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首先应当培养和磨炼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颖悟的心灵,是学生内心对教师最细微的感情色彩。”课堂就像一场音乐会,教师是乐师,学生是乐器,乐师在演奏之前,都要把琴弦调好,否则不会有好的演奏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调正学生情感,教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情感基础,用情感催生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发展与中学,中学甚至大学实施相关课程教学有很大不同。好奇心强,认知接受度低和教育管理中的可塑性强是小学生的内在增长特征。在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方面,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小学生对于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仍处于懵懂的认知时期。他们在生活观念和德育观念的形成上仍处于空白的认知状态,这进一步凸显了教师主导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教师在德育和法治教育方面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相关的教学活动发展中没有完善的教学理论,导致教师的教学理论过于落后。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难度设定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匹配,严重抑制了小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2.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密切结合理论与实际
从现实要求出发,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讲解当中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生活实际的列举对其情感起到激发作用,使思想认识能够深化,学习探究兴趣能够得到提高,将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突显出来,这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在对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当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典型案例对教学指导活动加以实施,在对情感进行激发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社会动态进行更好的把握。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考虑到學生的实际生活,分享在此阶段不良情绪下导致的不良影响的案例,对学生生活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分享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把控情绪的情况。讨论分析完成后教师对情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出讲解,在情感控制上使其产生共鸣,在积极的引导下使其认识到情绪调控的重要作用,熟悉了解掌控情绪的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果,思想认识水平也能够得到深化。
2.2鼓励体验及互助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贯穿至不同教学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具备不同的认知观念,但是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加强教学方法及方式的不断革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突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的禁锢,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以及欲望,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应对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和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最大程度的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中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打破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喜欢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同时,学校对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要较强趣味性和实践性,不能只以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在实践中加强对该课程的运用和认识。这样才能出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落实互动式教学的基本意义。要想正确的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构建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指教师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或哥们,在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存在的最终目的时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规定。
2.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发展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现代信息手段,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尝试建立一种视觉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发展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声文并茂中对其中所包含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产生探究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为其掌握有价值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美丽的冬天”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我们在冬天打雪仗、堆雪人的画面,以此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体验中,自主地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冬天的场景畅所欲言。在此次情境体验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冬天的特征,以此使学生在新知内容的探索过程中,对冬天产生向往之情。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加深对冬天的认知,从而提升其学习质量。
2.4以学生自我为主体
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教师为基础,常常忽略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并充分理解学习中的教学内容。因此,真正的教育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提问,应该采取“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作为教学设计的方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制定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计划。为了确保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感到收获知识的喜悦,并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这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教学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培养,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灏.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思考[J].南北桥,2017(20).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
[3]黄国玲.浅析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景教学[J].珠江教育论坛,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