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盾构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

2020-09-14张强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盾构注浆阶段

张强

【摘要】地铁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各个城市都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在施工建设时的技术日益进步与多样,在很多地铁施工段内,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特殊性,常常会选用盾构施工方式,盾构法在应用时,存在机械设备等的较大投入,为实现盾构段内工程成本的科学控制,就需要做好盾构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铁盾构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策略,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地铁盾构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

随着各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完善城市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服务质量,地铁工程建设极为重要,此类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以后,能够提升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盾构法是地铁施工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施工时的资金、材料投入非常大,为达到地铁盾构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工程企业在施工阶段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精细化的造价管理,将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加以科学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地铁盾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地铁工程建设时,其线路建设较长,在整个的线路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存在恶劣施工环境的影响,一些工程条件下采用盾构法施工更为有效。与其他的地铁施工方式相比,盾构工程的施工量庞大、技术繁杂、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计与施工具有同步性,这就使得在施工阶段常常会面临较大的工程变更,极易出现造价失控的情况[1]。因此,加强盾构工程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进行工程设计变更的控制,减少变更所造成的造价增加,将各个工程资源与要素得以科学分配,保障施工作业的高效进行,提高地铁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地铁盾构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采购单价的不合理

在地铁工程的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很多工程企业会在投标时采用无利或者微利报价的方式,这种投标策略不仅降低了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还会造成因单价较低造成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在地铁盾构施工中,通常以掘进长度作为计量标准,导致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相对固定,因此,能否控制好量与价的平衡是控制施工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分项工程中材料的单价和质量往往与使用量成反比,但是在投标中往往选取质量较差的材料单价作为依据,由此导致材料耗量增加、成本增加[2]。因此,单价设置的不合理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2.2注浆成本管控意识不到位

注浆是地铁盾构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起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抗渗及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了注浆质量控制而把成本控制束之高阁,造成项目盈利困难。因此在控制好注浆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成本管控是实现盈利增效的有效途径。首先,注浆材料及配合比应具备适合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基本性能,还应满足成本控制要求,具备原料来源应丰富、无公害,施工管理方便等经济特性。此外,注浆工艺的相关技术参数也是影响注浆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要想控制好注浆量造成的成本偏差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注漿量以及注浆压力,避免由于过量注浆造成的材料浪费和注浆不足造成的渗漏水等质量缺陷,增加后期堵漏费用和隧道交验不及时发生的时间成本。

3、地铁盾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策略

3.1加强材料采购费用管理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材料采购占施工造价的很大比重,因此,要实现施工阶段造价的合理控制,就需要对采购费用加以科学管理。首先,工程企业需结合盾构施工的具体要求与施工方案,选择最佳的材料与设备供应方式,比如,在设备的选择上,可以选用设备租赁,根据设备使用天数来进行租赁成本的控制。其次,工程单位要提前规划、合理布局,在地铁盾构施工中,工程企业要做好材料控制剖析工作,在施工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对易储存、易消耗、易控制的材料提前集中采购,不仅可以降低采购价格,还可以减少材料运费。在采购方式上要解放思想,通过市场招标、网购等多形式的途径降低材料单价,降低材料成本[3]。最后,在材料与设备的使用方面,同样需加强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用材料领用制度来保障材料的合理应用,对设备使用时间做好规划。

3.2加强施工方案成本控制

地铁盾构施工是高风险作业,掘进过程中受地质、水文、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情况等诸多条件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安全性,还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的选择上,必须要结合工程的经济要求。在地铁盾构施工中,根据风险评价办法,将风险源分为若干等级,在施工方案和风险控制中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合理的方案选择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会规避安全风险事故带来的隐形成本。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方案确定过程中,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综合各个部门的意见,不断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与设计,使得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开展更为规范化的施工作业。总之,工程企业需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结合工程现场的诸多因素,来对设计方案中的各个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多个的施工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3.3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还需要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上来进行精细化的造价管控,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出土量既减少了注浆成本,又能维持压力平衡,避免地面沉降发生。通过精细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够使得所有的工程要素得以合理分配,避免单纯考虑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工程企业还需要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工程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的造价管理行为。一些工程企业可以结合盾构施工经验,以项目造价经验值作为基础,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设备等各项费用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将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加以细分,实现全面的造价协调与控制。

结语:

地铁盾构施工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工程企业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工程要素的造价加以科学控制。只有做好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有助于地铁盾构施工经济效益的实现,发挥地铁工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地铁盾构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3):1798.

[2]金鑫.地铁盾构工程造价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6(9):145.

猜你喜欢

盾构注浆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国产“钻地龙”的逆袭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关于盾构增设吊出井与盾构弃壳接收方案设计
复合注浆技术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盾构纠偏的线路设计研究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探讨工程中复式注浆施工技术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