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在防范社区疫情风险中的角色担当

2020-09-14龚梦玲

时代人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公共卫生居民

龚梦玲

关键词:社会工作;疫情风险;角色担当

一、问题的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國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在医疗机构,稳在社区防线。社区是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阵地,社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会工作者以“血肉之躯”、科学之智,统筹之能,为社区居民筑起了“钢铁防线”,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基于此,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反思社会工作应对疫情风险的优势与局限性,探索疫情风险中社会工作的角色担当,为提升社会工作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水平,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与防控逻辑

从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与实施策略来看。社会工作者在抗疫治理中,要协助政府加强紧急社会动员、分析研判态势、做好沟通协调、进行心理舒缓、为特殊群体提供保护等[3]。社会工作者通过信息沟通、理性疏导、专业服务、社会支持等开展情绪疏导与支持[4]。面对风险社会与流动的现代性,专业社会工作既要在社区建设、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中积极作为、主动上位,又要始终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复杂现代性的能力[5]。社会工作参与疫情初期救助需要注意两个情境性特点:在时间维度上,疫情发展的特定阶段,即尚处于爆发期;在空间维度上,政府的全面管控特点。前者定义了社会工作参与救助的角色选择和专业反思,后者影响了其行动的策略选择,即主动嵌入行政体系以及着力于体制化的系统行动[6]。社会工作队伍应该成为社区灾害防控的专业性的主导力量,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介入空间与介入策略[7]。在灾害社会工作视角看来,“灾中”干预和“灾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略有不同,应区分不同的时段与空间[8]

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来看。当前我国针对公共卫生社会工作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往在非典事件的影响下,针对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部门合作应对策略、介入时序,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社会工作参与健康卫生服务的领域多聚焦于医院等医疗机构[9]。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发展本土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巩固社区并完善社区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引导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心态重建,开展线上网络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是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0]

三、角色担当

启蒙者是觉悟的提高者,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提升服务对象的觉悟,从而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控力。革命者为弱者的权力与资源而斗争,以改变经济、社会、政治秩序。修补者角色目标在于对个体及问题进行治疗、纠正、维护和控制。意义探求者,主张理解个体经验的个人意义,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理解,实现个人的潜力[14]。结合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为满足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需求,社区工作者需要强化以下角色当担:

加强启蒙者角色,提高防控觉悟,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自觉性和自主性。

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社区居民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很容易陷入茫然,行动发生滞后。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时,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解读,及时向社区居民传达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消息,疫情科普,对居民进行正向引导,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播、预防及治疗等认知。在自我隔离的措施中,随着居民认知水平的提升,配合防控的自控力也会相应地增强。只有居民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战“疫”的一份子,防控的战线才可以统一起来,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溃于一线。

加强修补者角色,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服务,保障防控期间的居家生活。在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势必会遭受影响。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接社区,了解社区的人员结构,评估弱势群体的需求。加强修补者角色,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疫情中的确诊患者及家属、医学观察人员及家属、高龄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低保对象等人群提供帮扶服务。对这些群体开展个案工作或线上活动,聚焦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为其提供居家生活保障、政策咨询、情绪疏导、心理抚慰、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对个别严重焦虑、心理压力较大、失亲失孤、遭受重大心理创伤的人群,需要链接社区资源对其进行危机干预,进行个别疏导、心理援助、心态调适等工作,必要时进行服务转介,寻求医务志愿者和心理咨询志愿者的协助。

加强革命者角色,抵制疫情防控的越轨行为,稳定防控期间的民众情绪。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居家隔离、自我观察的过程中,居民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有情绪在所难免,往往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甚至发生越轨行为。比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有个别居民不顾社区排查,恶意冲撞社区防线,殴打关卡工作人员。还有本应居家隔离的居民,不戴口罩在社区锻炼,无视社区工作人员的劝阻,恶语相向。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革命者的角色,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勇于发现和纠正防控中的不合理行为,宣传反面案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诫之以责,发动居民相互提醒与监督,维持稳定有序的应对秩序。

加强阐释者角色,建立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抗击共识,夯实防控期间的社会联系。在防控公共卫生事件时,隔离病情,不隔离邻里情。社会工作者应加强阐释者角色,搭建线上互动平台,鼓励居民相互帮扶,弘扬邻里情,倡导邻里帮。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帮助居民发展社会关系,完善社会功能,营造相亲相爱、人人尽责的社区氛围,建立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抗击共识,夯牢夯实社区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感情防线。

四、介入路径

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于辅助性地位,采取泛专业化的原则。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代表了未来公共危机应对的一种综合治理方向[15]。社会工作需要拓宽介入路径,从制度建设、社区合作、跨专业协同等方面深入,从辅助者向设计者、协调者过渡,彰显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制度建设。社会工作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专业手段,具有独特专业优势。要顺利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就必须增强社会工作的参与可能性。要增强社会工作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的参与可能性,而其最根本的就在于加强制度建设[16]。社会工作作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新尝试,应该积极主动的嵌入到政府的治理体系建设中,敢于承担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责任。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政府需要将社会工作纳入到应急管理体系。从制度层面,推动和帮助社会工作本土化与职业化,不断壮大社会工作的法力、政策执行力和社会认同。

社区合作。社会工作者在了解社区情况,整合社区资源时,应该积极主动与社区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则需要增强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弥补自身对社区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的不足。社区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掌握社区资源地图,有效开展信息咨询、科普宣传、人员排查、工作动员、疫情监测等工作。社会工作者则需要借助社区工作者的基层工作优势,聚焦服务人群,制定服务方案,协调统筹资源,开展专业服务。社区与社会工作互嵌联动,两者跨团队合作,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形成合力,有利于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部署。

跨专业协同。发挥各专业优势,提供协同服务。专业的事情由专门的人负责。社会工作与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等专业的人员组成抗击公共卫生事件服务队。有效甄别,分类服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向个别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救助和精神医学干预等心理援助服务。而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社区服务可以由社会工作承接,比如提供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认知、健康指导和情绪辅导、家庭支援、社会关系修复、政策咨询及转介等服务。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整体部署。

社区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还是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最紧要前线。社会工作具有专业优势,在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双重矛盾,社会工作在参与社区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需要厘清社会工作者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承担的角色,加强社会工作者在疫情风险中的启蒙者、修补者、革命者和阐释者作用,同时强化与政府、社区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协同,合力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介入社会危机事件的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社会工作,2020,(1):4-8.

[2]邓锁.疫情危机中的社会韧性建构与社会工作定位,社会工作,2020,(2):62-69.

[3]关信平: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抗疫治理中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2020,(1):8-11.

[4]杨铭,向德平.重大疫情中负面社会情绪的治理,社会工作,2020(01):16-19.

[5]尹忠海: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补齐社区治理漏洞中的优势,社会工作,2020(01):23-28.

[6]任敏,陈政军.专业与情境:社会工作在参与公共卫生危机救助中的发展,2020(02):62-69.

[7]文军.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工作:可为与不可为,社会工作,2020(01):12-15.

[8]陈涛.灾害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2020(01):19-22.

[9]李青,谭卫华,郑立羽.大健康背景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57-69.

[10]方琦.突發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的实践机制:结构性组织与阶段性服务,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33-43.

[11]王芃,梁晓峰.专业学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20(03):18.

[12]袁小平.农村社会工作对乡村振兴的因应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9(04):147-153.

[13]李青,陈成文,王勇.论社会工作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社会工作,2020(02):70-77.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公共卫生居民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马戏团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