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视角下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现状研究
2020-09-14陈思
陈思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社会实践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政策文件,明确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近年,各高校积极将劳动教育融入培养计划,在创新创业训练、暑期社会实践中强化大学生劳动意识,增加劳动实践环节。这些措施同时也丰富了“三全育人”体系中“实践育人”的内涵,推进实践教学制度改革。其中,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发挥独特的综合性育人作用。本文从劳动教育视角出发,结合高校实践育人理论,分析实践育人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高校实践育人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根本要求在于立德树人,需要现代教育制度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下,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理论不断发展,各位学者在社会实践育人领域做出研究。申纪云(2012)提出实践育人不是孤立的活动形式,而是统一的教育体系结构,包括重视实践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活动形式的综合。[1]吴刚、高留才(2013)多维度解读实践育人内涵,认为实践育人符合人的成才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与人的社会化规律,认为坚持能力为重是实践育人的根本诉求,肯定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2]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渐上升,成为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环节,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高校社会实践现状
社会实践类型。大学生社会实践以短期实践为主,一般在寒暑假期进行。实践类型可分为基层调研、公益支教、社会志愿服务、实习创业训练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基层调研通常以从社会热点切入,观察国情市情、政策实施成效,挖掘现实经济与社会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例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团队赴乡镇进行精准扶贫或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对于当地企业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的调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产业扶贫状况,形成三下乡调研报告,总结可推广扶贫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大学生公益支教实践根据服务时间长短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类型,长期支教时间在一年及以上,国家相应有国家支持贫困山区教育计划等政策支持。短期支教以公益助学为主,赴地级市中小学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志愿服务类型通常以重大赛事活动(军运会、大型马拉松比赛等)、关爱弱势群体、社会责任等为主题,以爱心公益,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例如:普及理论宣讲、精准脱贫帮扶、助力军运实践、廉洁文化宣讲等。创业就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专业及就业需求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学校提供相应创新创业基地、实习合作基地等,方便学生开展专业课题调研、创业计划训练等。
社会实践现状。在高校社会育人环节,学生接到社会实践通知时常常临时组队,选择实践主题时缺乏深度思考,片面追求理论意义,忽略实践现实意义。且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目的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学生劳动意识不足,以公费旅游为目的,存在道德风险。[3]
院系立项审核不够严谨,未能有效筛选优质实践活动。院系相应实践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人手不足,无法全面地给予各个团队专业的指导意见。大多高校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未充分融合各专业优势。例如:团队中应包含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可对于实践主题选择,及实践意义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艺术专业及新闻专业的学生可积极担任宣传职责等。
实践过程流于形式,缺少过程监督,导致“盖章实践”现象逐渐普遍。社会实践项目结项强调结果导向型,实践成果展示形式大于内容,缺少过程型评价。部分学生直接忽略实践环节,完成硬性要求,随意撰写实践报告。
宣传力度不足,虽然存在中国青年网三下乡、中青在线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线交流平台,但平台操作复杂,且新闻稿发布及优秀实践者评选等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且学校未统一进行相关宣传培训,学生不熟悉平台规则,导致实践平台宣传与交流作用受限制。
在政策导向型、企业导向型调研时,单单依靠学生实践群体,很难与企业、当地政府建立合作联系,需要依靠导师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顺利进行,所以调研类型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队伍来说仍存在困难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调研积极性。
劳动教育视角下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现状分析
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环节由校团委统一組织,形成高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宣传政策精神,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安全督导、过程建议。学生根据专业背景,自发组成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选择实践主题,赴相应企业、街道、结对村(社区)进行实习实践或基层调研,可在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平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
图1-1 社会实践育人机制。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在实践育人机制运行方面,高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社会实践过程进行过程监督,逐步完善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激励制度,推行行政管理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双导师”带队模式,提高实践指导的专业性。[4]在经费投入产出机制方面,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习实践环境。规范实践成果评选规则,提高优秀成果标准,树立经典案例,统一组织宣传与培训,提高优秀社会实践成果产出率。
参考文献
[1]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2(Z2): 第11-14页.
[2]吴刚与高留才, 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 2013(08): 第13-15页.
[3]马晖,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3(01): 第20-24页.
[4]连鑫,暑期社会实践的迷失——对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现状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16. 3(03): 第240-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