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09-12王朦朦
王朦朦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不光指知识型技能的培养,同样也强调了艺术领域的核心素养。音乐学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目标,初中音乐教育势必要进行教学方式手段的革新。因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乐教学
声乐是指对人声的运用,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通俗来讲就是唱歌。声乐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为学生未来文化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现阶段的声乐教学中,音乐技能的缺乏、表现力不到位、感染力不强等等问题制约着声乐能力的发展,改革初中声乐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强调。为了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初中声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对歌曲的认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进行充分探究。既丰富乐教学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时,为了让学生的声乐演唱情感更加饱满充足,教师要先充分激发学生对非洲这一神秘国度的憧憬和好奇,从而能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歌曲表演中。教师可以在学唱初期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非洲风土人情文化的视频纪录片,通过直观的影像感受非洲的热情和自由,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为歌曲学唱奠定情感基调。学生通过歌曲表演和视频播放更加了解非洲风土文化对歌曲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初听歌曲,学生能够发现这首歌是一首无伴奏歌曲,且带有十分明显多声部合作的特点,为了呼应非洲文化自由奔放以及崇尚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非洲动物的叫声音频,并引导学生在歌曲伴唱过程中模仿非洲动物的叫声,从而使得整体歌曲更具非洲特点,学生的声乐演唱也更加饱满。通过情景式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交流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二、加强综合体验,感知音乐魅力
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的过程,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光是教师所教给的,也有学生经过体验和思考自主形成的,强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从而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综合体验,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地感知歌曲的艺术和内涵,进而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学唱《对花》这首歌时,从歌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对唱形式的歌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加强体验过程,为了增强学生对歌曲表演的情感力度,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对对唱这一形式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演唱小组,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知对歌曲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合作演唱,能够增强学生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熟悉感,也能使歌曲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让学生对歌曲在熟悉这首歌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歌词进行修改,如对食物、对风景、对古迹等等,充分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并将修改后的歌词按照同一曲调进行合作对唱,使得学生全方面感受歌曲形式的魅力,在深度体验的同时感知了音乐的魅力。
三、丰富课堂形式,提升素养水平
生活往往與教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架起生活与课堂之间的桥梁,能够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在声乐教育中,教师应将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合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以此来提升核心素养的水平。
例如,在学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时,这是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歌曲,学唱这首歌,不光要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更要学习的是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民族情感。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先辈们英勇抗日的历程,也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以学唱这首歌为契机,举办“不忘先辈,砥砺前行”的合唱比赛。在比赛活动中,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合唱小组,小组内部自主选定合唱的歌曲,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建议。合唱这一音乐形式是训练学生演唱技巧的重要途径,也十分考验学生的音乐配合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合唱能够使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加充沛,从而加深对歌唱表演的感悟和体验。另外,在前期准备中,合唱小组不光要对歌曲曲调、旋律、声部合作进行练习,还要对歌曲背后的历史进行了解,并将其写成小短文的形式,用做合唱前的朗诵词。通过合唱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学生之间的默契团队精神,让学生对合唱跟进一步的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对声乐合唱这一表演形式有所了解和实践,还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得音乐教育不光是教授歌曲本身,也能够对思想情感起到升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综合体验,让学生在教学中感知到音乐的魅力。教师也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来提升核心素养水平,所以在初中声乐教学中,能够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手,逐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是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础保障。但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学的理念也在更新变化,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创建更加高效的声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左小倩.初中声乐教学应注重唱歌技巧培养[J]戏剧之家,2019,(02):181.
[2]邵旭.初中音乐课中的声乐教学[J]北方音乐,2018,(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