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节奏和旋律之美

2020-09-12刘姝畅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
关键词:旋律节奏

刘姝畅

摘要:乔治·格什温是近现代音乐时期美国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音乐剧和歌舞表演,是百老汇舞台和好莱坞的名作曲家。他的音乐属于典型的现代爵士音乐,但同时他的音乐也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所以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很深的音乐美学研究价值。本文,笔者将以美学的视角对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音乐创作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格什温;爵士音乐;节奏;旋律

一、格什温生平

乔治·格什温,原名雅各布-格肖维茨,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谈起格什温我们总能首先想起他的成名之作《蓝色狂想曲》。这首音乐作品使格什温在美国音乐界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虽然只留下了为数不多音乐作品,但是他却创造出了独具特点的美国风格音乐,从而使他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二、节奏及旋律之美

格什温的《三首前奏曲》不管是从节奏还是旋律上我们都能明显感受到他具有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一首前奏曲开头前两小节首先由右手演奏出主旋律,而开头第一个音符上的重音记号提示着人们音乐的开始,他像是中国传统剧目形式——评书在开场前的那声醒木音。随后出现的自由延长记号则是说书人在正式开讲前的停顿,预示着精彩的表演即将呈现。从第三小节到第六小节,左手首先在钢琴的低音区演奏出沉重的八度,把听众从刚刚片刻的停顿拉回到音乐中,重音记号“ff”的出现强调着表演的开始,这里的切分节奏有着明显的爵士乐的风格特点。随后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但是与开头不同的是,它在原主题旋律的基础上移高一个八度进行演奏并在左手增加了和弦的伴奏,从而使音乐更加丰富。随着音乐的继续发展,右手的旋律声部逐渐下行、渐弱,在第十五小节旋律声部结束,而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也在此处达到最低。我们都知道爵士乐是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的,起源于一种叫“拉格泰姆”的钢琴音乐,这种音乐的特点是幽默和活泼。后来爵士音乐又经常在一些低级咖啡馆和酒吧间演奏,这里就像是黑人演奏者们一曲结束的中场休息。片刻之后,有弱音演奏的第二条主题旋律,预示着一首新的乐曲开始演奏。与第一段旋律不同的是,这段音乐旋律充满着神秘感,让人捉摸不透。音符在高音区和低音区来回转换,同时也牵动着听众的情绪——忽而紧张,忽而又松口气。这一切的情绪在四十六小节达到顶点,重音和弦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一场狂欢的到来,终于在五十小节主题旋律在次出现,重音与八度的结合,烘托着音乐会的气氛。

第二首前奏曲与其他两首相比在节奏,旋律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速度相较其他两首稍缓慢,是一首抒情的行板作品。乐曲开头有左手演奏出节奏规整的连续音程,速度缓慢且旋律低沉,给人压抑的感觉,具有早期爵士乐中“蓝调音乐”的特点。蓝调音乐产生于17-18世纪,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販卖到美洲,强迫他们成为奴隶,并让他们每天都处在辛苦劳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黑人奴隶们痛苦至极但却毫无办法,值得通过哼唱哀歌来宣泄内心的情绪。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歌曲中。我们都知道,蓝色在美国人的字眼里,一直都有忧郁,悲哀的意思,所以后来这种哀歌就被称为Blues。而这里我们就可以联想到,黑人奴隶辛苦工作了一天,饥饿和劳累使得他再无力气直立行走,只能摇摇晃晃地拖着身体缓慢的移动,而当夜幕降临时他却连一个栖身之所也找不到。所以内心更加怀念远方的亲人,但又无可奈何,只能以音乐来表达内心的伤感与苦闷。所以从第四小节右手演奏的主题旋律便是他哼唱的哀歌。十七小节开始主题旋律再次重,单音旋律变成了八度旋律——这时另一个黑奴也加入了演唱,独唱变成了重唱,两人相互诉苦相互安慰。第三十一小节开始,音乐风格突然转变,有缓慢低沉过度到了,略显轻松的音乐风格。主旋律也由右手演奏变为了左手演奏。二人似乎是聊到了故乡什么有趣的事,所以暂时缓解了内心苦闷的情绪。但是,快乐总是短暂的,四十五小节主题旋律在次出现,新的一天开始了,黑奴们又要开始辛苦工作了,最三个小节,音乐渐弱直至终止。

第三首前奏曲是旋律和节奏最为激烈和紧凑的一首,乐曲一开始左右手连续的切分节奏就把爵士乐的音乐风格明显的表现出来。紧接着从第五小节开始,主旋律开始出现在右手,旋律节奏中反复出现的切分更是将非洲音乐的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谈到非洲音乐我们立刻想到的是他们对节奏的强调,鼓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使用,乐曲前四个小节的引子部分反复出现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像是非洲乐师敲打着西非鼓为舞者和歌者伴奏,所以音乐一开始便把听众带到了热情,狂野的非洲沙漠,此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载歌载舞的非洲部落生活。整首作品一直在反复演奏同一条主题旋律,反应出了非洲音乐重复的特点。在二十七小节,一组七连音的上行旋律在多个临时变音记号的作用下,让音乐显得幽默感十足。随着音乐的继续发展,在二十八小节插入了一段音乐的模进,左右手演奏的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到四个声部,其中右手的旋律线存在于高声部,左手的旋律则在次中声部出现。随后通过模进的推动,音乐发展终于在五十小节达到顶峰,主题旋律以八度的演奏形式再次出现,烘托出热烈的音乐气氛,这是非洲的音乐家们在音乐中将自己的情绪完全的宣泄出来的表现。

结语

格什温,这位美国现代音乐的巨匠,他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了拥有二十世纪美国独特音乐风格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音乐特点,同时也反应了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所以在人们惊艳和沉醉于他作品的旋律时,我们也不禁感叹格什温对于音乐和现实世界独到的认知和见解。

参考文献

[1][德]克列尔曼,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格什温[J].人民音乐,2006.

[2]周铮.浅析十九世纪美国音乐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4,(12).

猜你喜欢

旋律节奏
大狐猴也懂音乐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节奏
给你的信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轻快漫舞
7月,盛夏的旋律
星空的旋律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