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2020-09-12杨冰峰
杨冰峰
摘 要:文物是世界精神文明的缩影,是我们分析和研究各种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拥有的文物数量惊人,直至今日,还会偶尔出现新出土的文物。同时,为了有效对人们进行历史文物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使用文物摄影的方式,利用文物摄影技术将历史完整地重现,力求维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文物 摄影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2
文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对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文物摄影作为保护历史文物的一种方式,既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文物摄影的能力,为文物的宣传提供强大的动力,更要促使拍摄出来的历史文物兼具真实性与观赏性,体现艺术的价值。
一、文物摄影的特征与意义
1.独特性特征
摄影是艺术的集中体现,文物摄影虽然是一种独特的摄影艺术门类,但是在拍摄的对象上却相对统一,就是仅对历史文物进行拍摄,并且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历史文物的艺术性。与此同时,历史文物的种类有很多,想要拍摄好历史文物,我们就必须要认识和了解文物摄影中的独特性特征。
文物摄影有两个具体的分支,一方面,是平面摄影,它在对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非常重视平面的构图,同时具有透视性特点。拍摄出来的文物影像线条非常工整,保持水平和垂直的协调性。其中在对纸质类的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对纸质文物的成品影像要求非常严格,影像中的线条必须保证横平竖直。另一方面,是立体摄影,它不同于平面摄影的拍摄结构和拍摄方法,更为注重拍摄细节,并且比平面摄影稍难一些。在对油画类的文物进行拍摄时,要特别注意灯光的设置,不能将亮度较高的灯光直接朝着油画的表面进行照射,防止画面上出现反光的现象。正确的做法是将灯光反射到油画上,形成一种自然光的效果,使得拍摄出来的油画类的文物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而在对瓷器类的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要注重此类文物工艺体现的同时,将文物的立体效果重点地凸显出来。想要完美地体现出文物的立体效果,就要从文物的外貌形态、造型特点以及质地感受等方面入手,这些也是历史文物立体效果的最原本体现。比如,在对玉器类的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拍摄者要注重拍摄出玉器晶莹剔透的质感;在对器物类的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如金属器等器物,拍摄者要注重拍摄出器物的厚重质感,并且要对器物上的纹路特色重点体现出来;在对瓷器类的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拍摄者要注重展现瓷器的釉色以及花纹等。文物摄影同其他摄影艺术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如果在对历史文物拍摄的时候能够有效抓住历史文物的特性,拍摄出来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2.纪实性特征
所谓摄影,它的意义就在于定格一个事物的瞬时形态,而拍摄出来的画面是无法复制且独一无二的。历史文物的时间跨度长,有的文物可能年代十分久远,因此,拍摄者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拍摄意识,运用正确的拍摄方式,力求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将文物摄影的纪实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些历史文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宣传性特征
记录文物的方式除了摄影,还可以运用文字和图片等方式,但是在这些方式中摄影是最具有独特魅力的,文物摄影以它独特的方式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将文物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了人们的眼前,充分表现出了文物的各种特征,因此在宣传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用。
4.审美意义
文物会根据自身的形态特征以及生产年代的不同,而在价值和意义方面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历史文物,都可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发明摄影是为了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瞬间留存下来,所以对文物进行摄影是为了将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完美地展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拍摄出来的文物进行审美体验,使得历史文物摄影的审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5.教育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其中包含着的许多优秀历史文明和精神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历史文明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为了有效对人们进行历史文物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使用文物摄影的方式,利用文物摄影将历史完整地重现,这对于人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专业的历史学家和普通大众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二、文物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1.文物摄影的器材使用
目前,文物摄影使用的器材多数是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跟普通的照相机相比不需要安装胶片,更不需要冲洗图片,拍摄的过程比较简单,当拍摄者拍摄过后可以直接将数码照相机与电脑连接,把其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在电脑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对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拍摄者需要使用的镜头有很多种类,包括广角,中焦,长焦,超长焦等,实现了镜头的多样化。与此同时,在拍摄体积比较小的文物的时候,拍摄者还需要准备一个微距样式的摄影镜头。除此之外,拍摄的时候用的照明工具尽量选择光线柔和的,如折叠柔光箱、柔光屏等,并且拍摄的背景的亮度也不能太高,最好颜色是中性色的,如黑色、中灰色等,這些颜色比较百搭,可以在画面中重点突出文物的形象。
在拍摄之前,拍摄者需要一个拍摄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拍摄者可以选择直接购买完整的拍摄台,又或者可以购买拍摄台的零件后自己动手进行组装,同时要保证拍摄台架的牢固性。想要保证拍摄出来的文物画面清晰,拍摄者需要选择一个好的三脚架,将机器放置在三脚架上可以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构图和调整焦距,并且在拍摄的时候不会因为手抖而造成画面的帧数降低,三脚架的使用有利于拍摄画面效果的良好。
在进行文物拍摄的时候,拍摄者会经常使用测光表,因为他们使用的相机中很少有测光的功能,所以必须有一个独立的测光表。这种测光表不仅需要是外置的,而且必须是可以测试闪光灯的。除了上述的文物摄影时使用的器材以外,还有很多的器材工具需要在拍摄文物的时候进行合理地使用,如半透明反光板、双面黏胶等。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种摄影工具进行拍摄,才能确保拍摄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良好的拍摄效果。
2.文物摄影的光线处理
在进行文物拍摄的时候,拍摄者的拍摄地点不固定,有可能会在考古现场进行拍摄,也有可能在正常的室内进行拍摄。当在室内对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需要借助室内存在的光源,此时就需要拍摄者准备大概5个左右的摄影专用灯,如果能够配备一些折叠柔光箱会更好。使用侧面光线对历史文物进行拍摄,可以凸显出历史文物的立体效果,是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最合适的光线。
在拍摄历史文物的过程中,需要对背景进行照明,背景光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将历史文物与背景可以明显地区别开。在对光线进行控制的时候,拍摄者要根据拍摄的历史文物的特征进行自主地调节光线的强弱。与此同时,光线也有主次之分,拍摄者要根据选择的历史文物的外貌形态进行合理构图,明确历史文物的重点表现位置和次要表现位置。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对历史文物的光线不进行强弱和主次的区分,而只使用一种光线,拍摄出来的文物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与此同时,在同一个文物拍摄过程中使用的光线强弱差别很大,也是不可以的,这同样会造成历史文物的细节部分显现效果不明显。因此,拍摄者在进行历史文物拍摄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光线,使得文物摄影中的光线之间的差别尽量合适。
拍摄者在对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会有光斑出现在文物的不同位置上,并且随着使用光线方向的改变,光斑的位置也会进行不断地变化。因此,拍摄者在进行文物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偏光镜等工具或是使用无碱的软皂对器具进行涂抹,使得光斑现象减弱,甚至可以对光斑进行消除。
除此之外,拍摄者在对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会有多个灯光照射的情况发生,这样可能会出现投影互相交错的画面,如果想要改善这种现象,拍摄者需要在拍摄的时候协调好主光线和辅助光线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控制好各个光线的位置。拍摄者只有将光线处理好,才能拍摄出优秀的文物作品。
3.文物摄影的构图设计
拍摄者想要掌握高超的文物摄影技巧,就要注重对文物摄影进行构图设计。拍摄者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历史文物创造者的内心真实想法,并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历史文物创造者的角度来看待历史文物,最终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对历史文物进行拍摄。如果拍摄者能经常使用平拍方式对历史文物进行拍摄,那么可以保证历史文物的画面的完整性。与此同时,拍摄者也可以使用俯拍的方式对历史文物进行拍摄,但这个方式大多数是运用在建筑物等大型物体的文物摄影上,旨在突出历史文物的高度等。可是有的时候因为拍摄者对历史文物进行近距离拍摄的时候,会产生透视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拍摄者选择正确的镜头进行文物拍摄,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使用和人类的眼焦距相接近的摄像定焦镜头,这里特别要注意避免广角的摄像镜头的使用。摄像镜头的光圈也要进行合理地设置,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较小的设备光圈有利于突出历史文物的细节部分和整体画面的效果。例如,拍摄者在进行纸质类文物的拍摄时,要重点防范因透视而引起的纸质内容变形的问题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将照相设备与纸质文物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观察纸质文物是否发生变形问题,如果发生变形就要适当地进行调整。
4.文物摄影的多种方法
在进行文物拍摄之前,拍摄者要对历史文物的质地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历史文物会因为质地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摄影方式。比如,拍摄者在拍摄瓷器类的历史文物的时候,首先要对文物的形状特征和质感等方面进行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现历史文物的立体效果,体现历史文物的真实性。
拍摄者要注意光线的使用,对光线进行合理地布局,也就是所谓的布光,并在文物摄影中加入顶光、主光线以及辅助光线等。如果拍摄者在拍摄瓷器类的历史文物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反光现象,使得文物摄影的效果非常差,而拍摄者又不能取消反光,因为如果一点反光都没有,也会影响文物摄影的效果和质感。所以,拍摄者可以运用室内的光线对文物摄影的画面进行合理地布局,重点调节光线的亮度,使灯光变得柔和起来。同时还能够将光线进行合理地遮挡,使得光源不会直接照射在历史文物上,从而使得反光现象减弱,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反光现象,如运用合适的喷剂和喷雾等,都可以有效促进文物摄影效果的提升。例如,纸质类的文物在进行布光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整体画面中的光线是均衡分布的,拍摄者需要在纸质类文物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灯具,让灯光照射在文物上的角度为45°,两个光线的重叠的中心便是纸质类文物的摆放位置,拍摄者需要借助测光表对纸质类文物受到照射的部分的受光量进行测量,最后依据实际的数据运用合适的布光来凸显纸质类文物的质感。
5.文物摄影的背景配置
经过无数的实践经验证明,拍摄者在对历史文物进行摄影的时候,要选择合适颜色且具有朴素雅致的色调的背景板对拍摄的背景进行布置,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者都会使用黑色、白色以及灰白色等几种颜色的背景板。与此同时,拍摄者还需要对背景板的明暗程度和粗细程度与历史文物进行融合分析。对比粗细程度是为了显示历史文物的质感。例如,拍摄者在对瓷器类的历史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要先对背景板进行选择,为了突出瓷器文物的精美和精致的质感,拍摄者需要选择相对粗糙一些的背景板作为拍摄文物的背景。又如,拍摄者在对金属器类的历史文物进行拍摄的时候,由于金属器的表面较为粗糙,如果使用的背景板是细滑质地的,将会大大增强金属器文物的拍摄效果,突出金属器的华贵绚丽。与此同时,对比明暗程度的含义是对比历史文物和背景之间的明暗,比如,拍摄者在拍摄历史文物的时候,对于颜色暗一些的历史文物,要选择颜色亮一些的背景板作为衬托,而对于颜色亮一些的历史文物,就需要颜色暗一些的背景板进行对比衬托,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文物摄影画面的协调。
6.文物摄影的景深理念
景深的含义就是被拍摄的物体在整个画面中能清楚看到的最近的地点和最远的地点之间的距离长度。拍摄者对历史文物进行摄影的时候就要采用景深理念,使得历史文物在整个画面中显示的清晰轮廓大小适中,如果出现历史文物清晰轮廓的范围非常大的情况,就会使得画面整体的背景也非常清晰,最终导致历史文物的主体效果变差。反之,当出现历史文物清晰轮廓的范围非常小的情况时,会造成历史文物本身的清晰度不够,从而使得整个画面的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一名合格的文物摄影师应该学会依据不同的历史文物的特点来设计景深效果,以此促进清晰与虚化的完美结合。
结语
總而言之,想要掌握文物摄影技术绝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拍摄者不断地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历史知识,同时还要结合多样化的摄影方法,才能促进文物摄影作品效果的提升,为传播历史文明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马腾.博物馆民俗文物拍摄技巧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96-97.
[2]樊钢亮.文物与摄影的相遇——谈学科交叉的研究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40.
[3]张瑞.博物馆文物摄影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