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2020-09-12党伟徐庆轩
党伟 徐庆轩
摘 要: 水稻属典型大田栽植作物之一,喜温喜湿,生长发育周期相对较长,对于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在不同的生长发育周期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种植技术的各项要点,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大田水稻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3-0211-01
我国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在水稻种植中有着充足的经验。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对水稻的种植造成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水稻这种高产作物开始向着北方发展。本文主要的分析了提高水稻产量以及水稻种植方法。
1 品种选择
选择水稻品种时要根据区域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病虫害发生几率等因素进行。在北方种植水稻时,要选择成熟期长且晚的品种,以保证水稻可以在完整的生长周期内茁壮生长。
2 种子处理
种植前,严格筛选出符合种植要求的种子,确保种子纯净度。如果种子中含有瘪粒或其它杂物,就需要进行清理,让水稻拥有较高的出苗率。若要让种子出苗率高,快速吸水,就需要在天气晴朗的时期进行晾晒。可对种子进行包衣、拌种,消除土壤或种子中存在的病虫害威胁,减少水稻出现病虫害的概率,提升水稻种植质量。同时,在挑选种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盘锦市的土壤特点与气候情况,科学选择适应的水稻品种。通常来说,需要挑选抗盐碱、抗冻、抗旱的水稻品种,如辽星1号、辽粳9号。育秧时,可挑选平坦且地势较高的苗床,使其具有一定的渗水性,且苗床的盐碱度保持在较低值,以利于培育壮苗[1]。
3 秧苗培育
水稻秧苗的培育方式有两种,一是旱育壮秧,一是软盘育秧。科技的发展使旱育壮秧成为水稻育苗的主要方式。在育苗时,选择北风、向阳且土壤肥沃的地块,做面积在25m2左右的苗床,苗床的深度大概在13cm左右,将苗床的土壤整理平整,并将底水浇足。在种子播种的前3d,要将腐熟的有机肥和硫酸钾洒在苗床上,在种子播种的前2d,要对苗床进行消毒,之后播种育苗。育苗后,为了保证出苗率,要避免苗床被阳光直射,同时要在苗床上覆盖一层细土。当水稻幼苗长出一心一叶后,就对苗床进行通风,通风的同时要喷洒多效唑,目的是控制秧苗徒长,保证秧苗多分蘖。
4 適时移栽
在水稻幼苗长到16d左右,叶龄达到2.3到2.5片时,就可以利用机械进行移栽插秧;当水稻幼苗长到27d左右,叶龄达到5.0到5.5片时,就可以人工插秧。人工插秧时保证每穴2棵稻苗,秧苗之间的间隔在15cm×20cm左右。如果土壤墒情好,肥力足,可以将秧苗之间的间隔扩大到20cm×20cm左右。机械插秧时保证每穴秧苗4棵左右,一般每亩需要插足18万~21万穴苗。人工或机械插秧都要保证基本苗,都要使秧苗浅插在稻田中,目的是缩短幼苗的返青期,使幼苗在低位时多分蘖,最终实现多穗高产。
5 施肥
水稻自身的分蘖能力较强,促进水稻早分蘖可以确保水稻成穗。因此,在早期施肥过程中,应施足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水稻早期分蘖,具体的施肥时间在移栽后8天左右。在水稻中耕时应进行二次追肥,具体时间在第一次施肥后10天左右进行。此外,水稻施肥也应根据稻苗情况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对于一部分根系活力差、淹水时间长的稻苗,在正常施加钾肥和磷肥的基础上,还应对其喷施叶面肥;同时还应根据叶龄,对叶色褪淡明显的田块适时施加穗肥,以促进幼穗分化,为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增加水稻穗粒数奠定基础[2]。
6 有效灌溉水
在水稻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对灌溉工作予以重视。水稻不同的成长时期对水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在灌溉时,需要按照水稻的生长时期来决定灌溉水量。水稻苗期时的植株怕涝耐旱,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通常只需确保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约60%。在水稻分蘖期需要浅水灌溉,到水稻拔节期,就需要适当的增加水量,此时就需要按照水稻的生长状况科学灌水。如果水稻处于孕穗时期,需水量大,缺水就会导致穗型变小,瘪粒增加,从而减小水稻的产量,所以在该时期需要提升灌溉的频率,按照植株需求多灌水。抽穗期是水稻水分需求最大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加大灌溉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灌水,水分太多也会导致水稻生长变慢,甚至死亡。只有科学的进行灌溉,才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7 做好除草工作
如果除草工作不及时,就会出现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的情况,导致其发育受损,因此一定要科学除草,要及时,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如果大面积杂草,也要选择合乎标准的合格产品,用量与用法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施药的方法也要特别注意。
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水稻病虫害要综合进行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并以农业防治为主。要先预防,将预防放在第一位,采用防治结合的方式进行。水稻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种植户要根据区域内的病虫害预测报告深入田间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病虫害后,要第一时间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目的是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
9 收获
适时进行水稻收获可以确保稻谷的产量和品质。水稻的最佳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这一阶段稻谷的含水量在23%左右,植株失绿,穗中变黄,籽粒坚硬,符合“九黄十收”的农村谚语。
结束语:总之,水稻的科学种植需要种植户接受科学培训,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且在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肥料。此外,种植户还应当使用先进的设备完成耕种任务,提高耕种效率,降低自身耕种压力,保障水稻质量和产量,获得更高的收益。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不仅要完成种植任务,还应当对田间进行系统化管理,保证从播种到秧苗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细节都能得到管理。只有严格按照步骤要求完善耕种细节,保证耕种流程正确,才能提高水稻种植效果,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农作物。
参考文献
[1] 吕广信.盘锦市水稻种植技术要点分析[J].新农业,2020(15):15-16.
[2] 徐君.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探究[J].新农业,2020(14):56-57.
[3] 覃保新.浅谈水稻种植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