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20-09-12刘继平王冬梅
刘继平 王冬梅
摘 要: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新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關键词: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3-0156-01
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1 便于远程监控,及时排除故障
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营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电力系统的某个变电站或者传输线路发生故障,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查找和确定故障位置,系统将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终端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再将反馈信息传达给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便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1.2 便于集中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系统包括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变电站以及配电站,复杂庞大的电力网络使得每天发生较大的信息量,如果采取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各个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各个运营系统,这就容易使局部电网出现运行不畅的情况。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筛选功能,及时剔除冗余信息,进而结合可用信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电力能源。
1.3 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处理速度快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涵盖了光互连技术、总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仿真建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接收运行状态信息,而且信息的传输速度极快,运算处理速度极快,不仅提高了终端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此外,受到区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电力系统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造成信息传递中断,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比如光互连技术,主要利用波导光与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外罩,使系统故障率降到最低点。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电力工程故障诊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部件故障或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及时有效诊断和排除故障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难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工程故障诊断中能发挥优势,当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及时侦测,并立即切断发生故障设备的电源,避免出现连锁反应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降低电力工程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当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精准反映电力工程的故障位置,并及时反馈给电力企业的技术控制中心,系统会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所传递的信息分析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诊断结果生成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对电力设备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故障诊断结束之后,电力企业需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除此之外,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能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避免出现二次故障。
2.2 仿真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仿真建模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中。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应用仿真技术,能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力传送速率,确保电力传送的准确性。另外,工作人员能利用这项技术对各项数据和信息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采用该技术分析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能及时找出故障原因,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不仅如此,应用仿真建模技术还能模拟实景,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控制电力系统。此外,在电力系统生产和建设中,仿真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对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等进行检测。
2.3 电网调度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目前我国电网调度分为了5个等级,包括地区、县级、省级、大区、国家,电网调度通常是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进行。在电网调度工作过程中,计算机中的网络系统极为重要,电网调度需要依靠计算机对电网各个环节和设备进行相关的控制和连接,以此来保障信号和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的配电和管理能力。
2.4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力系统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较广,由于以前电力系统在处理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还需要借助相关的工具仪器才能完成故障处理工作,导致故障处理效率极低,对于电力企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对故障发生的地方进行定位,并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使维护工作人员能够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来处理故障,减少故障发生时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2.5 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变电站能否正常运行,将会直接决定该区域内的供电水平。电力输送环境极为特殊,通过人为方式对电力输送环节进行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时候可以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使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来控制电力输送。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统计,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在当前的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工作效率和速度,对于提高配电系统的质量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在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予以进一步的改进,切实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斌,程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4):220+222.
[2] 丁国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8):153-154.
[3] 王玉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