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分析
2020-09-12王猛
王猛
摘 要: 目前高层建筑已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高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为了实现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通过设置梁式转换导以,可以为高层建筑创造出更大的应用空间,而且通过应用梁式转换层,还能够增强建筑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中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述,并进一步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架;钢筋;连接;绑扎;混凝土浇筑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3-0065-01
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过程中,具体根据高层建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对柱网的间距进行调整,以此来提升柱网的承载能力。并通过对柱网支撑形式进行调整,使传力梁和梁柱形成较为稳定的受力结构。由建筑梁和墙组成整体结构,在整体结构中配置梁式转换层,共同建成墙梁结构,以此来提升构件受力能力。而且通过设置墙满跨转换梁,设置较小的转换梁跨度,并利用墙体中的梁上荷载,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承重能力,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1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述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转换层的方式来连接设置的结构,并利用转换层对结构顶部进行封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转换层用于连接不同结构的梁体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简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质量。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具体以实体板结构、箱式结构和梁式结构为主,这其中以梁式结构应用最为广泛。这主要是梁式结构施工标注低,结构形式相对简单。梁式结构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够承受均匀的应力。在高块垒建筑底部空间多会应用梁式结构,可能实现施工成本的节约,使横截面能够承受住来自于主体结构的荷载。
2 高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应用
2.1 模板与支架的施工
2.1.1 斜撑的施工
在进行斜撑杆设置时,宜采用低于45度角的方式,并将柱面竖向排距控制在1m的距离,利用梁底斜撑杆对梁底模板的外钢楞进行协调,并控制间距在400mm左右,采用双扣件抗滑保险来扣接梁模外钢楞,针对梁底斜撑支架与梁入排架进行保护,尽量同时进行搭设,在无法做到同时搭设时,则需要在钢筋骨架就位家实施搭设,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保持同步受力,所有斜撑尽可能的扣接梁下排架的立杆及模杆,并与楼层满堂架连接,保证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1.2 立桿及扫地杆的施工
在具体设置立杆时,其上端需要与梁底的内楞和外楞扣接,立杆下端设置在支撑梁下排架下。具体设置扫地杆时还需要在中间设置两道大小横杆,并利用斜撑在梁底排架两侧设置纵向双肢剪力撑,使其与梁下排架和楼层满堂架成为一体,进一步增强排架的整体刚度。
2.1.3 钢管支撑施工
在支撑体系中,需要仔细检查木楔的顶紧状态、钉钉子及防滑动情况,避免钢管对楼板作用而出现荷载集中问题。同时还要针对进场的构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扣件与底板符合施工要求,检查碗扣和杆件的焊接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天涯啊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脚手架施工与梁式转换架体支设施工相结合,以此来完成具体的支架施工作业。
2.2 钢筋的连接及绑扎施工
2.2.1 钢筋翻样及下料
在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用大量的钢筋,而且主盘较长,布置相对密集,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处主筋较多,需要针对主筋进行锚固,一旦钢筋密集部位出现主筋就位问题,则需要返工处理。因此需要做好钢筋翻样和下料施工。具体要根据设计意思来对钢筋进行翻样处理。一般在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盘时,需要对其进行弯起锚固,施工难度较大,具体需要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应在跨中1/3跨长内对梁上部的主筋接头进行设置,下部主筋接头应与支座1 /3跨长内临近位置进行设置由于梁中存在较多主筋,因此在主筋下料过程中应对每根钢筋的接头位置进行考虑及调整确保主筋的焊接接头处于相互错开,并能够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为了便于钢筋的安装就位沮与相关规范要求相满足必须按照就位顺序对所有梁主筋进行编号
2.2.2 各部位钢筋的连接方式
由于转换层钢筋的种类存在较多,钢筋在不同位置的受力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应对各部位的受力状况、经济效益、施工难度等内容运用各不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使用。作为转换层中最为重要的受力单元,转换层大梁的主筋的连接方式应采用最为可靠的且不会对钢筋造成损害的方式,通常使用的连接方法是冷挤压连接法。应运用电渣压力焊对转换层柱钢筋及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进行施工,运用闪光焊接的方式对转换层主梁腰筋、箍筋及连续梁的主筋和板钢筋进行操作。
2.3 混凝土浇筑施工
转换梁混凝土浇筑存在施工量大、操作速度快、建筑时间长的特点,在浇筑的过程中还应对温度应力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考虑,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宜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作业,混凝土输送处于连续状态,运用分层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各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00一500mm范围内,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5-2h以内。。运用机械振捣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操作,还应辅助人工扦插。在插入振动器时应运用快插慢拔的方式,出现泛浆即可停止振动。对插入点距离进行控制,在梁柱节点位置肖出现密集的钢筋时无法实施振动插入时,则应运用钢扦插的方式,在梁柱侧模位置运用橡皮锤实施敲打,并使用人工振捣的方式对其进行弥补。浇筑楼板混凝土时,除了运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梁处进行施工以外,还应在垂直浇筑方向运用平板振动器实施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实施成排施工,使混凝土振捣达到不漏,进一步保障其密实度。
3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可以提升施工速度,强化主体结构的承载力。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转换层与结构层进行一体化施工,增强两个结构连接的紧密性。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梁式转换层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兆伟.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
[2] 尚锟.浅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0).
[3] 马彦飞,赵闯.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关键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