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的应用
2020-09-12韩启沅
韩启沅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电子通信技术也因此获得十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所处可见电子科技的身影。因为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影响,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革新逐渐趋于成熟。然而,广播电视行业在现阶段还未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人工值守操作方式仍旧十分普遍。对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开始趋向于小功率、多布点和单品同步覆盖发展,广播电视设施的信号源系统的备份不再局限于单一备份,开始转变为多路备份,也抛弃了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本文的研究切入点为广播电视的信号源系统,参考实践经验,针对广电发射设施信号系统的传输和自动切换有关技术要点进行重点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进步提供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信号监视;自动切换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3-061-03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 Source System
Han Qiyuan
(Hubei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gun to appear in people's live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gradually become mature. However,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not reached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t this stage, and the manual operation mode is still very common. As far as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ends to be low power, multi-distribution and single product synchronous coverage. The backup of signal source syste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facilities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single backup, but begins to change to multi-channel backup, and also abandons single mode and changes to diversified mod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e signal source syste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With reference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points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automatic switching of the signal syste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facilitie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industrial progress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Keywords: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 source system; Signal monitoring; automatic switchover
科學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科学技术、卫星通讯和各种各样的有线无线的信息传输等相互交织和融合,构建起信息流通的主体构架。广播电视发射属于一种传统的媒体,在该构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并且需要应对的机遇和挑战十分巨大。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包括很多组成部分,例如信号源系统、天馈线系统、发射机系统和电力配电系统等。信号源系统主要负责指导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获取和筛选外界信息中的有关信息,然后对其完成选择、加工和处理工作,从而将信息送入发射机系统。长时间以来,广播电视就业人员对于信号源系统的研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具备较高的质量和更强的内容监管。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发射的信号源系统共包括信号传输系统、信号源切换系统、信号源监控系统和信号源报警系统四个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十分紧密,从而建立起现代广播电视发射的信号源系统。广播电视行业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确保信号源系统具备更强的技术保障能力,那么针对这部分都需要展开分析和研究。
1. 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的重要作用
对于广播电视的所有通信环节和整个电子通信工程而言,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的信息输送的运作情况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广播电视通信工作人员的所有信息接收工作的质量对广播电视通信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信息传输速度也会受到从业人员监管信息力度的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对电子通信技术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信号源进行电路传输时存在故障,那么电子通信技术必然会产生较大的损失。由此看来,信号源进行信息传输时,切换不同路径需要借助多路传输完成,避免造成路径传输拥堵现象的出现。相较于单路传输,多路传输面对故障时能够更快的进行处理。因此,信息员系统实际的作用在于能够合理有效的促进发射台具备更高的运作效率,确保发射台的运行更加可靠,确保监管质量更高,同时也避免监管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2. 广播电视发射信号源系统
2.1 信号传输系统技术分析
纵观广播电视信号源当中的所有环节,发现信号传输的作用十分关键。针对现阶段的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广播电视传输的运作方式依然非常单一。但是这种方式的广泛使用也可表明,相较于其他方式,该方式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优势。例如,信号传输系统运行相对更加成熟;可以结合地方的差异来选用不同的信息传输方式,实现了因地制宜,更具独特性;运行成本低,该方法对于信息传输的投入方面能够有效降低。但是我国人口非常多,并且聚集地逐渐趋向于城市,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逐渐扩充。人口密度的增长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面对十分严峻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信号传输中断。由此看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需要不断革新,从而确保和时代的发展同步伐,结合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人口密度增大的情况进行优化。尽快改变原有的单一信息传输模式,转变为多种方式融合的传输模式。大力投入资金,在传统模式的发展中融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目前这个时代而言,多元化的传输方式更加适合,优势更加凸显。在广播电视中,信息传输主要包括两种主要传输渠道,分别为主光电缆信号和主微波信号,如果主要传输路径无法正常工作,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验,备用线路也会及时衔接传输工作。当线路中断的情况出现时,也就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多频道系统传输能够将两种传输路径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为信号传输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也确保广大市民收听收看的广播电视长线出更好的播放效果,确保信号更加稳定可靠。
2.2 信号源切换设施技术要点
信号传输系统能够为信号传输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但是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在对信号传输时不单单只借助传输系统完成,多路径切换系统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多元化的信号传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备光缆通道和微波通道,如果两个系统的切换能够迅速实现,那么对于信息传输的质量才能够有效掌控。依据长时间以来的工作经验和环境因素,信号源切换设备需要呈现出以下效果:为广播电视切换路径隐形转化提供保障,合理有效的将多种使用功能融合,例如断电直通和串行通信功能,將各种各样的音频形式提供被用户进行选择等。在选择准备传输通道时,应当侧重于选择最优化的路径。信号源切换对传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结合传输系统,尽可能的将二者的密切配合和相关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2.3 信号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信号监控系统对于信息传输的所有环节都能够提供有效的检测,为信息传输质量提供保障。监控过程中,对于输出信号和信号源进行的审查工作十分有必要。针对非法攻击要加大力度进行检测,如果有可以现象的出现,机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检测,并且迅速对其进行阶段,尽量避免非法攻击造成的负面影响。
3. 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电子通信技术工程管理具备较大的工作量,对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进行管理十分繁琐。因为人员十分分散、工作人员的公众也较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同时确立出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管理能够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职权应当清晰明确,对电子通信技术中所有环节的体系进行优化,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精准度,从而推动电子信息获取最大效益。
3.2 加强电子通信技术监督与维护
想要试试电子通信技术的前提条件为广播电视信号源的良好运行。如果信号源系统能够保证稳定的装填,那么广播电视传输自然能够顺利开展。对于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综合的管理,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实行的电子通信技术监督运作制度要保证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积极对通信技术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合理的规划和选择,对于信息源传输的所有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详细记录信息传输路径,在数据库中加入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结合过去的工作经验,通常情况下,突发状况出现时会因为信息资料不完整而无法尽快进行中断操作。因为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工作时存在的漏洞使得广播电视通信无法具备较高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构建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数据库十分有必要,能够为后期的整改和跟进提供参考,也能够更好的对信息源的传输方式进行革新,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完成项目的作业规划和解决措施的详细制定。
3.3 强化对工作人员的考核
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考核应当提高标准,输入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电子通信技术工作人员要尽快完成通信传输路径和设备状态的规划,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测,确保监控设备做到实时监控。检修的过程中要严格性,对于传统的、不符合标准的电子通信技术手段不可再继续使用。参考技术要求,仔细的排查和更新传输模式,在社会实际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革新,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将电子通信技术的传输效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4 完善电子通信技术手段
在电子通信当中,关于广播电视信号源系统的管理和改进部分应当选择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推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对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强化,避免了通信管理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促进电子通信技术朝着自动化信息化不断发展。
3.5 加强对电子通信技术人员的培训
对电子通信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能够有效推动技术革新。广播电视应当结合技术革新在现阶段的漏洞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培训,并对相关项目的考核进行强化。当掌握了足够的先进专业技术知识时,先进通信设备才能更加有效,由此可见,促进电子通信技术业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非常有必要。
4. 结语
电子通信技术的实施和运行的领域十分广泛。想要成功的实施电子通信技术,需要借助所有通信环节之间的配合,同时也对广大工作者的专业性和工作时间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信息传输时,必须要有效确保传输具备较高的效果和质量。管理人员要落实所有环节的监控工作,从而为电子通信的信息传输质量提供保障。不仅要将更优质的信息传输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同时要确保整体电子通信技术具备更高的质量,有利于我国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涂长明.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3):91.
[2]李志达.卫星数字通信技术在广播传输中的运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210.
[3]李杼.探讨卫星数字通信技术在广播传输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9(11):255-256.
[4]于居新.浅谈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1):187.
[5]沈维.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86.
[6]孙正凯,严林波.浅谈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9(08):834-836.
[7]張伟,李嘉琦.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9(08):267-268.
[8]张海旭.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8(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