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简明生动有感的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
2020-09-12徐涛
徐涛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技巧;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5-0037-02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共同进行的动态活动过程,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不断展开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因教育对象年龄和需求不同,课题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技巧的运用都有很大差别。小学生活泼好动,更多依赖于形象思维,所以教学过程设计需要突出简明、生动、有感三个特点。
一、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设计需简明
(一)教学逻辑设计需简明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所以小学心理辅导课的教学逻辑设计一定要简明清晰,易于理解。逻辑设计的简明清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各环节间的逻辑要清晰,层层递进,简单明了。二是各环节活动设计、素材选择的逻辑也要简单明了。比如我曾经在初中段上过一节关于同伴间言语暴力的心理辅导课,导入环节用的是语言会变为武器的一段小视频,学生看过视频就会猜到这节课要讲的是语言对人的伤害。但同样的导入却不能用在小学段的心理课堂上,因为学生对隐含的意义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必须选用更加直接的素材。
(二)教学活动设计需简明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持续较短,为此很多教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喜欢用各种活动吸引学生,但活动使用不当,反而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使心理课堂成为活动的堆积,玩得很热闹,感触却有限。所以小学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尤其需要关注宜精不宜多,去掉冗余的活动设计,在活动操作上也要注意简明,便于操作,难度不宜过大。如老师想在课上设计学生们扮演小老虎表达内心感受的环节,为了形象直观就给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毛绒老虎。这的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学生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拿着玩偶打打闹闹,事实上,这个环节教师只需要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通老虎图片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规则需简明
心理课因其轻松活泼的氛围很受小学生的喜爱,但也对教师的控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是基础,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游戏中,表达讨论时都可能十分兴奋而无视课堂纪律,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授课效果。其他学科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经常一吼了之,以权威的角色压制住学生的活跃状态,如果心理辅导教师也采取这一措施,无疑会降低学生的表达愿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师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基本规则的建立,课前就要和学生强调什么时候可以发言,什么时候需要安静,发言需举手等,如有学生犯规也要有亲和中立但严厉地回应。这些规则应简单明了,也可编成儿歌的形式,每节课前重温一遍成为上课仪式,进行强调,直到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养成为止。
二、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设计需生动
(一)教学过程设计需关注有创意的互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静态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厌倦,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动态性互动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有肢体活动,有相互协作与配合,游戏是动态性互动的主要方式。有创意的动态性互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在活动中促进学习。学生通过动态性互动的过程,在轻松、和谐、愉快、生动的氛围中自由表露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和感悟,从而使心理辅导的目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成。
(二)教学过程设计需关注表达性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感觉运算阶段,对事物的理解更多地依赖形象思维,只要有形象为载体,他们会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生成感悟,获得成长。另一方面,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尤其是表达能力稍弱的孩子,单纯语言表达模式根本无法帮助他们呈现内心的感受。表达性方式如绘画、舞动、音乐、演绎等可以让学生自然沉浸于形象表达之中,自然地流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心中的疑惑,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指引,获得心灵的成长。
(三)教学需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课程效果,选择素材的第一标准是围绕是否有助于教学设计意图的达成,这是各学段教学素材选择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小学段的教学素材选择尤其要关注是否生动有趣,素材可以来源于学生关注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来源于学生喜爱的音视频、绘本等,更可以是教师挖掘的适合授课年龄段学生特点的新颖素材,学生们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会耳目一心,只要它符合设计意图又生动有趣,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就是好的素材。
三、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需有感
(一)小學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要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
要让心理辅导课触及小学生的心灵,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会让小学生产生安全感,将精力完全投入对教学内容的体验中。对小学生而言,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一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如用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彩色可拆拼的桌椅、分小组的活动方式等;
二是如前文所说课程环节设计和素材选择活泼生动;
三是教师真诚、尊重、理解、支持的教学态度,轻松自然的教态以及贴近学生感受的教学语言,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
(二)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需要重情感体验的提问和反馈
小学段的心理辅导课教学尤其要关注情感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自己心理的变化,形成感性的认识,促进领悟的产生。
教师的提问和反馈对促进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提问紧贴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深入,不当的提问如“为什么”一类则可能让学生关闭情感体验的大门。反馈技术亦是如此,好的反馈能及时帮助学生澄清疑惑,用询问、征求意见的语气启发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热情和真情;不当的反馈会让学生觉得被评价,被忽视,从而影响课堂效果。
(三)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过程需关注课外延伸和体验
心理辅导课上的教学所得要能够运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课堂上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体验会铭刻在心,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反映出来,从而得到巩固,真正获得心灵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关注课外拓展内容的设计和反馈,为学生创设课外学习和体验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冯会芬.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课[J]. 学周刊,2015(4):196.
[3]杨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五重”与“五轻”——浅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原则[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6-28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上海,200241)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