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育促软件产业发展
2020-09-12胡志刚
胡志刚
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对软件人才的旺盛需求。
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利用人才集聚促进生态构建。
近年来,广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简称软件产业)快速发展,软件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2019年,全市软件产业总收入达到4273亿元,约占全国总收人的5.9%,同比增长18.6%,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产业增速连续16年超过15%;增加值超过19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整体经济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软件从业人员超过5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2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0%;软件产业研发投人占主营收入比例达到11.5%,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5~8倍;全市新增软件著作权12万件,同比增长20%,占全国的7%。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对软件人才的旺盛需求,随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印发,广州市将进一步聚焦软件产业发展重点,以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推动全市软件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人才政策向心力
2020年年初,广州市印发了《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扶持政策措施,对年应税工薪收人不少于60万元的软件高端人才,给予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并在实施2~3年后评估政策效果。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申报广州市总部经济政策扶持,符合条件的人才按规定享受人才公寓、子女人园人学、人才落户、人才绿卡、出入境、居留等政策。落实“广聚英才计划”、实施引进人才人户细则、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意见、首席技师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系列政策;将技能人才纳人人才绿卡、人才引进和积分入户范围,完善多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
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软件人才新高地
广州市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出台《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及共编教材;积极创新建设、运行模式,支持职业院校、高校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实训基地,着力打造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向社会公开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广州市在部分领域国内领先,行业应用优势明显,在校企共建合作上也存在大量优秀的实例。巨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大等多所重点高校就数据库技术人才全面合作,共同培育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云从科技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在多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品高软件入驻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办学,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实践课程体系。
支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开展战略合作,建设辐射粵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养平台、实习实训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及创业孵化平台。中望龙腾深人参与工业软件特色化示范软件学院建设,服务大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诸多高校合作形成了一套教学实践方案,在全国率先设立区块链培训学院,启动“黄埔一期”培训计划,打造“区块链黄埔军校”品牌,先后培訓20名区块链高级总裁、30名区块链首席运营官、100名区块链首席技术官和1000名区块链从业者,定向为区块链企业培养领军人才、精英人才、专业人才。
增强企业集聚
提升产业发展带动力
软件龙头企业对人才集聚作用巨大,近年来广州市以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签订部省市共同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协议为契机,加大招引力度。与大型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合作,依托龙头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引导形成“大企业建生态小企业进生态”协同共进发展格局。同时,结合广州产业发展基础,吸引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业软件、区块链等资源集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利用人才集聚促进生态构建。在校企共建课程中坚持产业需求为落脚点,以能力素质提升为途径,全面提升软件人才从学校到社会从知识到技能之间的转化效率,反哺产业发展提升。构建“岗位导向、基础相通”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将软件技术与应用引入课程,构建岗位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基础课程相通、可拓展、融证书的课程体系。开展多岗位大规模实践基地教学,发挥企业和学校的技术研发优势,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关键技术领域研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一线,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软件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过程中,更要注重将特色与实际紧密结合,广州将紧扣“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目标,立足行业应用软件为主的产业结构实际,结合《指南》的目标与任务,在软件学院建设以及软件人才培育上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