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外星“机器”智能

2020-09-12尹传红

小康 2020年25期
关键词:外星宇宙机器

尹传红

寻找外星人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而是被推到了现代天文学的中心地带。有关外星智能的探讨,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科学家在推测外星生命时,大多是以地球生命作为参考模板。也有一些科学家想得更远,认为应该摆脱地球生命模板的“束缚”来寻找外星智能生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目前将生命定义为一种具有进化能力、可自我维持的化学系统。科学家在寻找外星生命时,参考的是我们所知的唯一生命模板——地球生命,所以倾向寻找的是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和与地球生命相似的生命迹象。但是,如果外星人没有和地球人一样的生物特征呢?或者它们根本不会产生任何生物标记——它们并不是我们所定义的生物和生命呢?比如说,它是一种非有机生物智能,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机器”智能。

科学家指出,宇宙的生命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但也可能是另一种形式,也就是地球人所知的人工智能。这里的人工指的是模拟生物行为、种群特点而制造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系统,拓展到宇宙范围,即“机器”智能。“如果我们获得一个外星信号,它将来自‘人造生命。”美国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认为,人类可能在一两百年后收到外星文明的无线电信号,而发明了无线电的文明一定会很快进入计算机时代,然后是“机器”智能时代,而创造它们的生物可能已经灭绝。

人们可以想象,还会有一种机器智能,它的工作是学习如何将专家机器组合成更高级的智能。

美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萨拉·沃克也在2018年指出,如果这个过程是技术先进的生命的典型过程,而不仅仅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反常现象,那么,在这个宏大的已有138亿岁的宇宙中,“机器”智能可能比生物外星人更常见。我们无法以现在生命的形式来定义它们,但它们确实是一种文明。

在科学家看来,任何能处理周围环境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生存和发展的系统都有可能成为一种生命形式。生物和“机器”都是信息处理系统,它们代表着同样的物理存在。由此可以拓宽寻找生命的标准,使任何一种有组织的、看似不自然的系统都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

与地球生命不同,超级先进的地外“机器”不需要水或者其他化学物质就可以存在,因此,它们可以存在于任何我们认为不适于生命的星球,它们还可能已经脱离祖先星球。如果它们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原材料,能持续修复自己,那么便可经历千年之旅。

人们可以想象,还会有一种机器智能,它的工作是学习如何将专家机器组合成更高级的智能。散布在恒星间的专家机器就像是在做自然实验、在感受各种输入。专家机器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可能是高度流动的、多变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迅速进化。因此,在宇宙中可能潜伏着一个巨大而多样的“机器智能动物园”。行星尺度上的生物系统机器智能存在的环境要求可以比有机生命宽松得多,因为它们不需要呼吸氧气、喝水或担心食物欠缺。

对外星智慧和生命的寻觅,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科学探索之一,也是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追溯。不管怎样,对地外文明的思考当促使我们反思地球文明本身,并重新审视我们的知识基础和对诸多事情的信仰: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拥有全新的意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同样如此。

猜你喜欢

外星宇宙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宇宙第一群
外星许愿机 10
外星许愿机6
外星许愿机5 外星许愿机
未来机器城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