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0-09-12修文广
修文广
我国农业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业土地利用率相对来说不算太高。玉米作为重要经济型作物,与其他的传统粮食作物相比,具有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优点,而且每年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只有根据玉米自身的成长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充分运用科学种植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玉米产量。
一、玉米栽培新技术
1、因地制宜来选择栽种良种
通常情况下,玉米种子的选择要充分的考虑到地域特点,这对于后期粮食产量的提高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栽种品种的选择,还应该注意当地的土壤情况及气候特点等,以此来避免栽种的品种和季节发生冲突,保证玉米栽培的高效性和价值。另外,在进行遴选良种的过程中,应根据区域栽种的特点积极的开展种子杂交技术,继而培育出抗旱、抗病、抗倒伏、适应性較强的玉米品种,从而可以在当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以及更熟练的应用。
2、播种前的土地翻耕作业
土地平整和翻耕是保证玉米种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种植之前,要依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翻耕。保证土壤的通透性。同时通过翻耕作业,可以有效的对降低土块的体积,保证玉米种子在种植之后能够被完全覆盖。此外,要积极发展机械化作业的力度。积极使用各种机械来代替传统玉米种植技术中使用的人工作业方式,保证土地平整和翻耕效果,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通过深松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
玉米种植想要得到高产,除了要选择高品质的玉米种子之外,播种后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土地进行深松来打破犁底层,可以有效的促进种子对于养分的充分吸收,进一步保证玉米的茁壮成长。犁底层是由于长期的耕作使其经常会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而形成的比较紧实的土层。对于耕作土壤而言,不太厚的犁底层对于农作物保存水分和保持养分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如果犁底层过厚(大概在20cm左右)且比较坚实,对于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转移、通气透水、农作物根系下伸来说大大的不利。为了使种植土壤的保墒蓄水能力得到增强,让土壤的抗旱耐涝能力得到提高,作为农业种植人员,必须早早的做好深松工作,来进一步保证玉米根系向下延伸,增加玉米肥料的使用效率,增强玉米的抗倒能力,从而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微生物可以更好地促进玉米的茁壮生长。
二、玉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1、农业防治
病虫害的出现使得玉米栽培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玉米作为传统的农作物之一,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农业措施是基础性的工作。通过进行合理播种时机的选择、与其他作物的合理间作、防治技术的培训,以及农业部门对于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病虫害消息等,来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2、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纹枯病同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玉米病害种类。在发生这种病害之后,玉米植株会出现竟敢腐烂的情况,玉米开始出现死亡情况,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一般情况下玉米发生纹枯病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茎秆等部位。在发生以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影响到玉米后续果穗的生长,最终导致减产。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在玉米患病初期将患病部位直接切除,然后再切口处涂抹相关药物。同时,可以采用井岗霉素稀释液通过喷洒的方式实现对这种疾病的有效防治。一般使用方法是在每200公斤水中加入0.1公斤的井岗霉素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3、化学防治
玉米在种植中,玉米斑病、玉米红蜘蛛与玉米螟都是十分常见的病虫害。当玉米植株抽雄后,容易产生玉米斑病,一旦产生病害则会造成大面积发病,玉米植株中超过1/5的叶片会发生斑病。可以利用浓度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配置成500倍液的防治作用更加显著。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将浓度为75%的药剂配置成700倍液,通过玉米喷液进行防治。每隔7-10d对玉米植株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就能显著提升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当玉米成长到打苞期,利用溴氰菊酯乳油(浓度为3%)配置成1000倍液,进行虫害防治。
综上所述,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采用各种先进的方法保证玉米栽培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作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研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才能保证我国玉米栽培效果进一步提高,保证我国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