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县构建多彩产业扶贫之路

2020-09-11文图杨秋意卞瑞鹤杨钧丞通讯员段静宇陈红云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17期
关键词:山楂中药材贫困户

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杨秋意 卞瑞鹤 李 苏 杨钧丞 通讯员 段静宇 陈红云

辉县市地处太行山南麓豫晋接壤地区, 是河南省“三山一滩”重点区域。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辉县市委书记郭书佩介绍,近年来,辉县市持续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 以市场为导向, 以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村经济增强为目的,将种植结构调整与全域旅游、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村企共建,振兴特色产业,引导优势产业,广泛动员龙头企业参与,积极构建了“绿红黄白”竞相发展的多彩产业扶贫之路。

拓宽“绿色”增收路

山峦巍峨,溪水潺潺,满目苍翠,步换景移。 走进南寨镇秋沟村, 旖旎秀美山水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秋沟村是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有3 个自然村124 户270 人。 该村支部书记侯新拴介绍说,旅游服务是村里的主要产业, 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 万元。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村里许多村民从事旅馆经营、土特产加工、销售等,有好几户贫困户将自家房屋改造后, 经营农家乐和民宿脱贫致富。

距离秋沟村不远, 同属该镇的齐王寨村山清水秀,村里石头房屋、石头街,处处流露着古朴韵味,是电影《举起手来》的主要拍摄场地。 在村里行走,游客三五成群,民宿和农家乐随处可见。

脱贫户牛明付家有3 口人,2013 年,因妻子患病被确定为贫困户。 这几年,村里旅游产业发展很红火,他就干起了农家乐,一开始房间少,去年又盖了两层小楼。“现在,我和妻子一年收入10 多万元,挣个高工资妥了。 ”牛明付一脸开心地说。

据悉,辉县市县域内旅游单体1568 个,A 级景区7 家,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 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0 个。 近年来, 辉县市坚持以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充分利用景区优势, 以山水经济统领山区、片区人民发展,创建“景区+企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景区周边群众就业创业,构建全域旅游绿色可持续脱贫致富之路。今年7 月,辉县市聚焦79 个贫困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200 万元,以“景区+贫困村”模式,通过务工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将带动25 个深度贫困村每村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6 万元。

凭借秀美的山水风景,齐王寨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鼓起“红色”钱袋子

辉县是中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全国道地山楂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之一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万亩绿色山楂生产基地。

海拔400 米以上的太行山深山区,受太行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及季风作用影响,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这里主产的“豫北红”山楂品种,色泽鲜红、果实浑圆、果面光泽、酸甜适中、宜食宜药,是20世纪80 年代辉县太行山区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后来,由于历史市场无序竞争,导致没落。

“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山楂树就是村民的摇钱树, 一斤山楂能卖一块多钱, 家里种一棵山楂树,就能娶个媳妇。 ”在南寨镇大院村,河南诚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河南诚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 年4月。 该公司虽然坐落在偏远的山沟里, 但更接地气,特别是在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南寨镇,无论在村民的院子里,还是田间、山坡上,山楂树随处可见,好多树龄都在20 年以上,它们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今年,我们和周边村民签订了4000 份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收购。去年,我们的收购价高出市场1 倍。 这两年,随着市场逐渐走俏,山楂树的种植面积增加很快,我们打算将这里建设成一个山楂沟,发展田园综合体,打造山楂小镇。 ”该公司负责人说。

郭书佩介绍,为了重振山楂产业,近年来,辉县市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明确发展方向,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与科研院校、食药企业合作,积极推广山楂种植管理和产品深加工。 着力做大做强辉县山楂品牌,带动山区乡镇贫困群众增收,使老产业孕育出新生机。

辉县市委书记郭书佩(右一)向记者介绍山楂产业发展情况

辉县百泉制药研发生产的“百泉牌”山楂丸,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山之孕、山里红、涌泉、楂之恋、洪爽、四季堂等6 家山楂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 2020 年,辉县市以群众参与、市场发展为导向,将山楂作为山区群众产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拉长产业链条,投资1000 多万元在南寨、洪州、高庄、占城等乡镇建设冷库、冷藏室和烘干房,实现花果错时销售, 使以红果山楂为主的太行山前百里林果带经济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

叩开“黄色”致富门

盛夏季节, 在西平罗乡南平罗村和南村镇东村一块近400 亩的土地上,一种名叫黄芩的中药材开着蓝紫色的小花,惹人喜爱。“黄芩就是大众药材, 功效是清毒祛火, 更是好多中成药加工的原料,不愁销路,价格常年也稳定,每斤价格4 元左右,每亩收益2000 元。 ”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辉县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县域内连翘、党参、柴胡、杜仲、全虫、道地山楂等中药材多达1017 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系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河南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辉县市百泉药交会有600 多年历史,是全国三大药市之一,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百泉药都”则是全国首批6 家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之一。 近年来,辉县市立足药贸历史背景优势, 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中药材+”模式,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 当前,辉县市从事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群众有上万人,每年创造社会经济价值3.68 亿元。

南寨镇槲漫村贫困户牛树林在烘干豆角

目前, 辉县野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 万亩,人工种植面积近10 万亩,规划整理野生中药材30 万亩,其中20 万亩连翘销售量占全国总销售量的4 成,产值超过5 亿元。

在辉县,连翘被称为黄色经济。 2020 年,辉县市以黄色连翘为引领,主要在“侯兆川”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新增金银花、黄芩等药材种植面积达1.5 万亩。在南村镇界地村建设中药材加工项目,以“政府+合作社+村集体经济+ 贫困户”模式,投资420 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总建筑面积1840 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房2 栋。 项目建成运营后, 可实现对南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未就业人员产业发展全覆盖, 能直接安置贫困劳动力50 人就业,预计每户年增收2.5 万元。

激发“白色”创业情

一罐罐嫩白新鲜的金针菇从封闭的菇棚里出来,沿着安装在半空的输送带到达加工车间,车间里有8 条加工线,每条生产线上有10 名女工,一个个手法娴熟地接着金针菇拆包切根包装。 坐落在冀屯镇的新乡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是亚洲日产规模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拥有196 个高科技菇棚,自动控制光线、温度和湿度,日产金针菇240 吨,年产值达3 亿元。

公司负责人介绍,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公司直接带动700 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800 元, 间接带动周边7 个乡镇2000 余农户通过供应原材料户均年增收350 元。累计安排贫困劳动力276 人就业, 人均年收入达1.8 万元。

酸辣粉是白色经济里的另一主力军, 在辉县市张村乡结合地域特色, 立足红薯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粉条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新兴产业。 通过“合作社+农户” 模式, 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红薯4000亩,与25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对所产红薯进行统一收购。 不仅如此,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流转农户土地4000 余亩(贫困户569 亩)种植花椒。

现在, 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华夏九月天”“裴寨新村”“小菇娘”“老皇叔”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红薯粉丝、自发热火锅、酸辣粉等数十种产品,年销售额达3.3 亿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65人就业。

“辉县的红薯从种植、生产、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2019 年,产品在韩国销售最好,特别是电商销售,效果出乎我们的想象。 ”对于辉县红薯产业,郭书佩特别推介,“公司+贫困户+店铺”的销售模式, 让他大为赞赏,“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直通车,为张村乡、南寨镇等410 户贫困群众注册运营淘宝店铺。 ”

近年来,辉县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 百姓受益”新兴产业扶贫模式,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

“脱贫攻坚收官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新生活的起点。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辉县市将继续在产业链上做文章, 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全面小康的基础打得更牢、底色擦得更亮。 ”郭书佩说。

猜你喜欢

山楂中药材贫困户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山楂花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