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计如何,不种平田地更多
2020-09-10耿中耀
耿中耀
“十年林木计如何,不种平田利更多。”
“篙子下水,婆娘夸嘴;篙子上岸,婆娘饿饭。”
“脚踩排木,打(卖)酒称(卖)肉。”
贵州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江清水蜿蜒穿行,她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汇入沅江,奔向长江。清水江上忙碌的林农、流动的木材、奔波的商人,构成了500年前清水江故事的精彩篇章。回顾历史场景,清水江上航运的艰苦与惊险,沿江码头上的喧嚣与繁华,北京皇宫建筑的庄严与宏伟,任何一个故事的源头都得从黔东南的林农讲起。
正如以上几句俗语,至今还在黔东南州的锦屏地区流传着,折射出当年当地居民依靠杉木维持生活的场景。如今,在锦屏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复原历史上林农们栽杉种树、扎排放排等工作场景的壁画。壁画记录了祖辈的艰辛,也演变成当代人的骄傲。
今天,锦屏地区的乡民已不再劳苦地依靠经营木材而活命,更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伐木放排,但他们栽培、维护和管理杉木的知识和技术体系,仍在活态传承之中。这一知识技术体系,乃是林农们通过世代的经验积累,逐步健全和完善的农耕智慧,不仅高度适应了当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有效地适应了所处的社会环境。
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是一项值得发掘、整理和创新利用的农业文化遗产。
火焚炼山 林粮间作
在锦屏地区,只要询问林农们有关杉木栽培的技术和操作手段,他们都会随口援引几句农事谚语,并作出深刻的解读。其中,“三烧三挖”和“七刀八火冬腊挖、来年入春栽嫩杉”两句农谚流传最广、孺妇皆知。
“三烧三挖”,即指林农们育苗時需要在园圃内焚烧三次、深挖三次:第一次,砍倒杂树、杂草,并待晒干后焚烧;然后深挖土地、拍碎土块,清理园圃;第二次,在园圃内的土壤上浇上粪尿,铺上一层干树枝焚烧,再次翻挖土地,再次整理;第三次,待冰霜之后,再次铺上树枝杂草焚烧,再次翻挖。如此三次连环的“烧”“挖”之后,方可做苗床育苗。
“七刀八火冬腊挖,来年入春栽嫩杉”,即指林农们需要在农历七、八月时,到准备移栽杉树的林场内对杂树、杂草进行清理和焚烧,然后在冬腊月时开垦翻挖林场内的土壤,至次年春时才可移栽杉树。
以上两句俗语,不仅严格规定了锦屏林农栽培杉木的季节和时令,还精准地总结归纳了栽培杉木的技术精要——“火焚炼山”。“火焚炼山”的目的在于抑制有害病菌和真菌的滋生,并提高过分粘重的黄壤的通透性能,使定植的杉树苗能够安全度过幼年期,达到预期的成活率。
为了让后期的杉树生长得更好,林农们再次创新提出“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即在杉树苗定植完成后,随即在杉树苗的行株距空隙中,播种谷类粮食作物,让杉树苗与粮食作物同时并存生长。林农们采用这种“仿生式”的搭配种植方式,巧妙地实现了一举多得之功效,既能保护杉树幼苗的生长,又能防虫防病、疏松土壤,还能增加经济收益。
“火焚炼山”和“林粮间作”是锦屏林农因地施技的农技创新。最早以前,锦屏杉木主产带处于清水江河谷坡面的低山丘陵区。受海拔低、纬度低、土壤粘重等生态因素的制约,当地并非栽种杉木的最佳生长带。锦屏林农要规模性地经营和管理成片的杉木,就不得不进行农业文化技术的创新。
浮土定植 亮根护苗
人们熟知的植树办法,通常都要挖坑定穴,将树兜深深地埋入地下后,再覆盖泥土。锦屏林农的植树办法,却不走寻常路,甚至看起来还显得有些怪诞。但这却是他们栽培杉木的又一标志性技术特征,即“浮土定植”和“亮耕护苗”。
“浮土定植”,指林农们在火焚过后的林场内,根据山势地形按照一定的距离先将土壤堆成小土堆,之后才在土堆顶上定植杉树苗。定植时,林农们先把苗木的主根剪掉,将侧根平铺于土堆的坡面之后,再用浮土覆盖侧根,并用手拍实。栽种杉树的小土堆上,要铲除一切杂草、杂物,以确保阳光能够直射树苗根部的土壤。其目的是为了借助阳光的照射,去抑制病菌孢子萌芽和滋蔓。这样的操作,林农们称为“亮根护苗”。
这套植杉技术非常考究,加之林农们处理得周全到位,将苗木照顾得无微不至。如杉苗定植后,还要确保每一棵苗木顶端弯曲后下垂的方向,通通指向林场的坡面下方;又要在苗木定植地上方,插上一块“护林板”,以防止山上的石头或暴雨毁损土丘和杉苗。
从这样的技术操作中可见,当地民族给杉树苗的生长做出了辅助性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又让杉树苗经受环境的考验,支持其自身形成免疫能力。因而,具体的技术操作必须精准到位,而且需要持续地投入劳动力进行监管和调整,既要确保杉树苗有适度的光照,又不能直接暴晒。杉树苗在林农们的精心呵护下,获得了更好的生长机会和空间,从而长成参天大树,远销祖国的大江南北。
以伐代扶 持续产材
在锦屏的广大地区,虽然多数杉树苗能够顺利定植成活,但后期染病的风险依然不能排除。林农们还必须定期视察和监控林区每一株杉木的生长样态,一旦发现有病态的植株出现就马上进行“间伐”,以此杜绝病害蔓延的隐患。另外,那些长得过快的树种也需要间伐,因为这种“疯长”的杉树,后期也有可能染病。根据林农们的经验,间伐的操作规程一般遵循“砍大留小、砍密留稀、砍病留好”的原则。
实施间伐后的林区内,不仅可以让其他杉树远离病菌的蔓延,支撑未染病杉木的正常生长,还能为那些更容易成材的杉树腾出生长空间。这样的技术操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以伐代扶”。锦屏的林农们,对该技术体系的归纳和总结,及其杉树生物属性的认知和利用,确实值得尊重和沿用。
林业经营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木材的市场供求却不存在规律性,两者如何衔接?对于大规模的林业经济而言,木材需要在间伐和主伐之间实现市场的弹性控制,如外部市场稀缺、趋紧,可以提前主伐;市场疲软时,则可以推迟主伐,或适度间伐。锦屏地区的各族民众在这一问题上的技术对策,集中表现为“持续产材”。但在这样一个长期的林业生长周期中,确保林木产权能够在时代的更替中稳定延续,还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对此,林农们就专门建构出了锦屏文化和相应的习惯法,以此保障林业经营的稳定。
制度完备 装备齐全
锦屏作为杉木之乡,林业经济的延续发展与当地一直传承的丰富浩瀚的契约文化密不可分。
锦屏文书,不仅对每个家族村舍的地界作出了明确地习惯法界定,甚至对每一个宗支,乃至家庭所经管的林地地界,也都做到了精准定位。同时,林契文书还用习惯法建构了雇工、租赁、转让、分享等明晰的制度建设,确保土地资源和在地资产的转移不会破坏林地的连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最大地化解了社会文化与用材林经营的冲突与摩擦,同时又强化了上述几项农业技术操作的全方位落实。这是一种难得的创新,其实质是在习惯法的制度保证下,保证了当地林业必需的连片性、长期性、封闭性和多层次利用性的经营要求。
另外,通过实地调查我还发现,看似粗放的锦屏林区,实则有着一套齐全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如运输木材的洪道,及其为洪道运输提供水源水利设施;为运输木材建造的“架箱”,及其路线的划定;集采场的配置,扎伐场的建构,航道的清理;林间林地巡逻便道的建设,以及对林区监控站点的维护等等,类似基础装备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凭借这样的基础装备,可以确保各个村寨的林农,对各个林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有效监控。在间伐和主伐过程中,不管是零星的运输,还是批量的运输,不仅能够通过洪道和扎伐场外运,而且所有的基础装备都能够做到产权明晰,转让灵活,回报合理。此项技术管理具有双重性,既关注到了对环境的适应,也兼顾到了对社会的适应,使整个产业实现弹性控制和高效变通。这在锦屏文书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并为此套技术的落实,提供顺利付诸实践的证据。
几百年来,在以上几项具有标志性的技术体系保障下,清水江上的木材得以源源不断地外运,当地林业经济也以此保持可持续的繁荣和稳定,最终造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一棵杉木流动的故事,凝聚着中国众多民族的劳动和智慧。杉木之物虽小,却可以寓大。
(责任编辑/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