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研究》之研究
2020-09-10郑淼
郑淼
《爱情研究》不是小说,或者说是颠覆了传统小说样式的小说。从一般意义上说,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而《爱情研究》人物不鲜活,故事无起伏,也没有冲突和完整的事件发生;没有渲染,没有细节,没有一处文学手法,所以我说它完全不是小说。
李银河只不过把她的性学观念穿了件小说的外衣,用“我”的性交往行为和性心理过程来说明她的性学理论。
文中关于爱情三理论,我觉得还不如说成是人类历程中,爱情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
在没有社会责任或公民道义的人类初始,爱情只是求偶的本能,是人类这个物种繁衍需要的本能。人类用声音、形体和行为来吸引异性,以达到相拥的目的。随着物质的丰裕,文化的产生,这种达到目的之前的过程逐步延长,内容逐步丰富。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雄健的体魄,丰厚的财富,学识见地,阅历胆识等等都成了吸引异性的手段,相拥不再是唯一目的,或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比如欧洲中世纪骑士风格的爱情,月夜下对着窗户发出求偶的歌声,或是用利剑决斗以获芳心。
与此同时,在文明发展和自然演化的矛盾中,人类心理需要层次的极差越来越大,爱情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于连式的、简爱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等等,我觉得这些所谓的爱情不过是在性需求与社会矛盾的差异和压抑中凸显的不同形式而已。
李银河讲的第二种理论:淫荡的精神化被称为爱。实质是反性禁欲的做法,是统治者为建立社会秩序更好地便于统治而提出的,就如尼采所说:“这种夸张的热情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对于未来的人也将是滑稽可笑的。”第三个理论,是爱情过程中的一部分,错觉、醉酒状态,也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种夸大的美妙。
不得不承认,人类男女情爱离不开肉体之恋,由于人类身体里有着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遗留的不完善性或劣根性,人类情感的产生必须依赖一定的生理结构作为物质基础,比如母爱与泪腺就有情感与生理的对应关系。但李银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身体可以‘由我不由天,由心不由境’”的自由观点还是有待商榷的。这一观念的确反映了作为个体的人性的需求,但绝不会为社会化的人类文明和制度所包容。正如《爱情研究》中的两个人的性爱方式只能以个人隐私的方式存在,而不能以社会化的方式存在一样。
总的来说,《爱情研究》从社会学和文学样式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虽然其中的一些观念有失偏颇,但它毕竟为我们开启了人类情爱的一种新的思维,引起了人们对自身情感的关注,为后续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作者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文星中学教师)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