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个7年前手持国旗的小男孩

2020-09-10杨玺

今日重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旗手花篮方队

杨玺

2020年10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重庆人民广场就已经聚集了很多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市民。

7点半,人民广场旗杆下,军乐队就位。不远处,英姿飒爽的武警官兵护卫着一面国旗,整装待发。7点58分,嘹亮的升旗号划破长空,护旗方队官兵昂首挺胸护着国旗铿锵行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行进至旗杆前,护旗方队分区列队站立,擎旗手和两名护旗手齐步走上升旗台。

8点整,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擎旗手奋力挥动右臂,将五星红旗的一角抛向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冉冉升起。

在现场高唱国歌的观礼群众中,有一个人民小学的三年级学生——朱钰西。怀着崇敬的心情,他向国旗敬了个少先队礼。算上这次,他已经连续8年于国庆节当天在重庆参加升旗仪式了。

时间倒回2013年10月1日。也是在重庆人民广场,刚满1岁零3个月的朱钰西,穿着格子衬衣、白色背心,手持一面国旗参加了那天的升旗仪式。朱钰西观看升旗仪式的场景被镜头捕捉了下来,随后刊登在《今日重庆》2013年10月刊的封面上。

对于当初被拍下来的情景,朱钰西已经没了印象。只是长大后听妈妈拿着杂志封面对他说起过,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也是从那年开始,到重庆人民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成了他每年国庆节的“必修课”。

朱钰西家有个惯例,外出旅行首选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地方。这些年,一家三口去了不少地方:在云南騰冲,爸爸讲起腾冲战役的故事,朱钰西听得津津有味;去韶山旅行,他就要求妈妈带他到毛泽东广场;到张家界游玩时,他还向贺龙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并在花篮上写下“永远怀念贺龙元帅”……无论走到哪里,瞻仰先辈英烈、敬献花篮,已成了朱钰西特有的“打卡”方式。

平日里,潜移默化的革命历史教育更是无处不在。他就读的重庆市人民小学,就位于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山四路,朱钰西每天上学放学来来往往,对这条路的故事了如指掌:“‘特园’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桂园’是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的主要活动地,国共两党在这里签订了《双十协定》;‘周公馆’是周总理以个人名义租下的,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

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刻进了朱钰西的骨子里。这在朱钰西画的画里,就能看出。

“这是一艘载着长城的月亮船。站在船上的我身穿盔甲、手举机枪,抵御外来的侵略。”“这幅画,画的是‘长’在大树上的房子。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朱钰西给我们展示了他最近画的一些画。

“每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都犹如一颗颗珍珠。当到达一定数量时,就可以串起一条美丽的珍珠链。”朱钰西的爸爸说。

猜你喜欢

旗手花篮方队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精美的小花篮
大花篮
奥运各国旗手什么来头
胜利日大阅兵
编呀编花篮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美丽的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