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命制试题的几点思考
2020-09-10刘恒
刘恒
我们都知道,命题者与解题者的能力往往是不对等的。在命制模拟试题的过程中,命题者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来命题,必然会给解题的学生带来困扰,导致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答案,也会增加分析试卷的难度。一般来说,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注重“答在文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积极思考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解答诗歌鉴赏题也应该如此。命题者要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思考问题,而不是用额外的条件——命题者有而学生无的知识——来为难做题的学生,为难讲题的教师。命题者不能“目中无人”,而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俯下身子”命题,提供该提供的信息,命制出能准确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模拟试题。
在语文试卷中,除了默写题,任何主观题的答案都需能从文本(段)中找到依据,找到提示,也就是“答在文中”。命题者要巧妙地将答案或提示信息隐藏在文本和注释中。因为命题者的知识储备量是远远超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的。有的知识,命题者有,学生不一定有。只有考虑到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命制出难度适宜的题目。
不少复习资料中的诗歌鉴赏题就存在难度过大的问题。示例:
壺中九华诗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日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壶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
B.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
C.“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
D.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
复习资料提供的参考答案是c选项,认为“天池水落”没有用典,指的是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展现出来;“玉女窗”指山石的通透玲珑,并非“玉女现身”。
笔者认为这道题的难度系数过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水平。
首先,关于“天池水”有没有用典故这一问题,学生无法根据诗文内容以及试题提供的《神仙传》的相关注释找到依据,难以判断这一选项是否正确。原文中没有提及,注释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所学课文中也未出现过这一知识点,因此学生无法顺利解题。
其次,教师为学生解析试题也有难度。注释中提到了《神仙传》中有关“壶公”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壶公的人,常悬一壶于空屋上,每天“日入之后”就“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只有一个叫费长房的有道术的人能看见他。赵次公注解说:“壶公之壶也,中别有天地山川,故云耳。”“壶中”二字便把现实中的九峰石仙境化了,并为描写“天池水”作了准备,把读者带入了仙境。
阅读了注释,学生就很容易将“壶中别有洞天”和“天池水(泛指天上之池)”联系起来。传说,神仙住在天上;洞天,多是仙人的居所;天池,又泛指天上之池,这里可以是神仙居所里的水池。再联想到初中学过的《西游记》中“石猴出世”里“水帘洞洞天”的美景,他们就很容易把“神仙传”作为“天池水”源出的语言环境,自然就会认为描写仙境的“天池水落”用了神仙传的典故。
同时,试题解析中也没有提到“玉女窗”到底有没有用典,学生即便看了试题解析,也难以判断。所以这道题纯属强人所难。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试题的命制有明确的要求,凡是课文里出现的典故,在课外诗文里可以不必再注释。如果课文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典故,题目又要求学生判断,就必须给出相应的注释。关于“玉女窗”,王延青在《鲁灵光殿赋》中形容宫殿之高用了“玉女窥窗而下视”的句子,庾信在《哀江南赋》写了“玉女窗扉”的句子。结合原诗来看,“玉女窗明处处通”是在形容山石美景,而不是“玉女现身”。很明显,仅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是难以解答这道题的。
此外,B选项应也存在这一问题。“莫愁千嶂外”一句确实是烘托了“九华(九峰石)”之美,因而让诗人暂时忘记了忧愁。但是,这愁绪是因“渐渐远离家乡五岭”而产生的吗?
苏轼的家乡在哪里?在四川眉州。五岭在哪里?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的边境。四川和这四省的交界处相隔很远。
另外,注释也提到“此诗作于南迁途中”,“南迁”就是被贬到南方的意思。当时,六十岁的苏轼为什么要“南迁”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1093年(元佑八年)六月,苏轼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九月,主持“元佑更化”的高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朝局再次发生变化。1094年(绍圣元年)四月,苏轼因“坐前掌制命语涉讥讪”的罪名,责知英洲(今广东英德)军州事,途中三改谪令,六月至安徽当涂,再次接到“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谪令。他遣长子苏迈带领家属去常州就食,“初欲独赴贬所。儿女辈涕泣求行,故独与幼子过一人来”(《与王庠书》),奔赴惠州(州治在今广东惠阳)贬所。七月,行至湖口,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的家乡不是五岭,南迁途中也没有经过家乡,何来“渐渐远离家乡五岭”之说?因此,作者的愁情不是因为远离家乡而产生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而忧愁呢?一是被贬,官场不如意;二是即将去往蛮荒之地。
如果要针对这一点来设计题目,命题人则需在注释中解释一下“五岭”这一地理名词。
总之,命题人在命制试题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选用习题时也需精挑细选,有所舍,有所取,尽量选用高质量的教辅资料,真正发挥出模拟试题的作用,检测学生的能力,指导他们更好地复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