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2020-09-10陈加燕

客联 2020年10期
关键词:模式高中化学教育

陈加燕

【摘 要】高中化学教育在整个高中教学中以及学生科学学习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受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因此需要做出改变与创新。本文在分析传统高中化学教育劣势的基础上对化学教育创新理论做好研究,并进行一定的创新,对学生发展以及新时代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模式

一、引言

高中化学是高中所学科目中是一种实用性学科,教师通过化学知识的教学进行一些实验,并且实践操作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物质真伪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对化学物质的鉴别能力对学生生活有很大的意义。化学的学习在整个高中学习生活中占很大的比例,并且对学生的生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新形势下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模式需要在发现问题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传统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中的化学教育都是以课堂的方式进行的,课堂是高中化学教育的主要教育渠道。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了解都是通过教师在一堂堂化学课里进行的。化学课堂单一的形式对于承担很多教学任务比如对化学智慧、能力、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是完全不够的,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讲,单一的化学课堂很难做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只是频繁重复的传授较为枯燥的化学知识。因此,关于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等问题,当前对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生命成长模式上是较为重要的。这是对于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育的反思,也是我国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出路与方向探讨。

三、传统高中化学教学的劣势

传统高中化学最大的教学劣势在于教学主要在课堂上知识讲学,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也缺乏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与生动性。师生的生命力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很难展现与发展,甚至在有时候最基本的课程知识任务在这种模式下都很难完成。

第一,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不够丰富,真实性较差。具体的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较少。很多高中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实验以及实践化学教学,但由于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考试的影响,往往会使得课堂远离真实实验,脱离化学实际。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降低学习创造性。主要表现在重视基础的知识教育,往往缺乏丰富的教学思维。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于基础课本的暗示模仿,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放弃新意,大部分学生选择无条件的追随课本,几乎没有任何异议的表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大大降低学生创造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在任何学习上都缺少创造性。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性较低。当前我们都将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但是化学的教育与人类的发展都具有综合性,因此应试教育下的成绩高并不完全是有效教学的表现,而我国目前并不能改变这一大的现状,因此有效性很难综合衡量。

四、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

(一)运作样式及理论基础

随着近几年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新标杆,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理想追求,高中化学教育也不例外。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教育也一样需要具有理想化的追求,逐渐的发展走向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当前高中化学新的教育模式应逐步达到教便为不教的境界。在化学教育的发展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广义上的科学素质,也是新教学模式下需要摸索的路径与理想目標。

化学是科学的一个种类,整个高中化学教育的材料,内容,来源,以及所属的知识范围和具有的知识性质,都是科学的一种。科学的本质在于缺陷探索与创新,化学教育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化学教育中求实精神首先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化学教育中,也需要受到与学科精神同样的重视,在化学教育中学科协商的技巧需要得到不断的支持。

建构主义在化学教学中起着理论指引的作用。整个建构主义在化学教育中奠定了化学教育是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需要以交往互动为主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师生关系在建构主义中也是和谐有趣的,需要在学习中学会与人、物打交道,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生活、社会有所联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与人文视野。在整个建构主义体系下,教育的本质主要是需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真实的、不断具有问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文学习环境,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达到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探讨,学会与他人合作,建构感情等,在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便是新时代较为理想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模式观念与教学策略

第一,学生发展自由需要得到保障。由于高中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影响,高中化学教育应该注重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活的活力,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自由。学生的多样性是高中教学的一大特点,过分注重学生同一性对于高中教育的创造性甚至对于人类的进步都有很大的限制性。需要在教学前对高中学生以及班级进行特点了解,对于学生的成长需要遵循自然的生长规律,对于青少年的认知方式以及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针对性的转变教学观念与制定教学方针与方式。

第二,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以过程促进转变。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观点、内容、目的等的结合体,这是整个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结合与在施教中持续真正的保证这样的教学观念都是很重要的。在整个高中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教育观念为基础,在化学教育内容的教学上不仅需要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对学生化学精神、科学态度与人文关怀的培养,这样的要求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差异。高中化学教育与初中化学教育最大的不同便是需要不断引领学生进入化学世界,并且形成一种师生共融的化学教育模式,最终促进人的生态发展,并且形成一种自然的结果,使得学生的发展与学习不断向正确的方向转变。

第三,高中化学教育需要将问题不断作为教学资源。教学的质量、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力都与问题有很大的联系,问题是高中化学不断需要开发的化学教育资源是新的化学教育模式的新观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一个个正在不断学习与成长的生命体,对于学生来讲,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只是教学的意义,更是对于每一个生命发展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可以不断的激发学习者,成为学习者不断学习的永动机,主要的运行机制是问题可以不断调动主体学习探究的本质,并且使得主体产生一种渴望得到知识的期望,使得主體在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断的创新解决问题,并且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四,高中教学基本模式向活动转变。活动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来讲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活动教学形式可以使得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兴趣想吻合,并且不断呈现自然状态,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活动的教学形式赋予教学者以及学习者参与感以及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可以将学生从感官不断深入至思维,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造性的解决当前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一些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会更加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得学生不断调动想象,寻找合作伙伴,根据经验不断重组与创造,全方位的从知识、关系、以及发展规划上全方位的学习。

总体上来讲,高中任何科目的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新时代以及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育作为较为重要的学科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虽然在应试教育下对于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的根据学生特点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一点成就,不仅为学生当下的学习,更要为学生长久学习能力大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当然,也需要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做好反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学会在学习中成长,不仅仅为了成绩,更要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而打算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0).

[2]潘涌.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J].全球教育展望,2015(13).

[3]徐学福.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18(02).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2(02).

猜你喜欢

模式高中化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