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跨运营线人行天桥平转法施工技术

2020-09-10罗斌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12期

摘  要:随着我国新建高铁及既有铁路提速的不断发展,大量跨越铁路的桥梁建设工程日益增多。在既有运营铁路线施工跨线桥与转体工艺是最能降低对既有线运营影响的方案。基于此,本文结合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襄渝线跨运营线人行天桥平转法施工案例,对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行天桥;转体施工;平转法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2-0000-00

0前言

随着我国新建高铁及既有铁路提速的不断发展,为确保列车的安全通行和构建稳定良好的路外安全环境,既有营业线均实行全线封闭管理。封闭以后为保证沿线居民的正常出行,需建设一定数量的人行天桥。其中大部分的人行天桥较为偏僻,施工可利用空间较小,大型吊装机械难以进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过程对运营线路的影响,采用转体法施工是一种较合理的工艺。本文以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襄渝线跨运营线人行天桥施工案例为依托,对人行天桥平转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1]。

1施工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1.1施工工艺原理

平转法转体的基本原理是梁体重量通过墩柱传递于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后,再通过转铰传递至承台。待梁主体施工完毕以后,解除转铰临时约束,进行称重和配重,利用链条葫芦人工单点同步牵引,使桥体转动到位。

1.2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

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分为上、下转盘。下转盘与基础相连,下转盘顶面上设一层2cm厚的Q345钢板,钢板底面与下转盘的预埋钢筋焊接;钢板上铺设一层聚四氟乙烯板,并在下转盘上设置8个保险腿;上转盘为1cm厚的Q345钢板制作成的中心下凸平面转铰,并在上转盘底面加设一层不锈钢钢板。

1.3施工工艺流程(图1)

2轉体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2.1轻型桥梁转体系统施工

2.1.1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施工

(1)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加工要求:圆盘椭圆度≤2mm;钢板摩擦面光洁度Ra为20~50μm;聚四氟乙烯采用环氧砂浆或钢钉固定,其平整度≤1mm;上下转盘竖直间隙5mm,水平间隙2mm;确保运输过程不变形。

(2)混凝土下嵌式无中轴平面铰安装

1)安装工序:下转盘基础施工→下转盘安装、对中、调平→下转盘钢筋固结→下转盘及保险腿砼浇筑→环氧砂浆抹平→四氟乙烯板安装、涂抹硅脂→上转盘安装→转盘混凝土浇筑→转盘磨合。

2)注意事项:下转盘平整度调节可通过电子水准仪配合十字水准管实现;为便于转动,保险腿混凝土浇筑高度可比下转盘内钢筒抵0.5-1cm,安设上转盘后要磨合至顺滑。

2.1.2链条葫芦人工单点牵引系统施工要点

地锚埋设深度以2~2.5m为宜;锚环周长≥30cm,锚环材质可采用钢绞线或粗钢筋(圆钢);转向滑轮紧固后间距≥2m,牵引端间距≥4m;牵引索要水平平行[2]。

2.2转体施工

2.2.1转体准备

(1)仪器设备准备:链条葫芦20t两台,25-30m长Φ24-26mm钢丝绳2条,绳卡20个以上;电灯、发电机、50t千斤顶四台,20t千斤顶2台、木楔等应急设备准备。

(2)转体范围障碍物排查:如支架阻挡、保险腿和上转盘间间隙杂物清理。

(3)在转体就位处架设临时支墩:在其上设置梁端水平限位装置,防止超转。

(4)测试主梁端部底面和临时支墩顶部标高,保证梁底和支架有足够的间隙。

(5)在主梁端部设置标尺以便转体时观测梁端标高变化。

(6)在某个保险腿和对应的上转盘外边缘位置标注零刻度,再在转动方向上转盘面上标注角度,以便观察转体过程中实际转动角度。

2.2.2试转试验

为保证转体过程的安全可控,在正式转体前两天应进行试转,试转速度和正式转体一致,且保证主梁端部行程不侵入铁路界限。试转主要测试实际牵引力大小、牵引系统是否正常可用、转动结构在转体中的动态稳定性。

2.2.3转体实施

(1)启动:采用链条葫芦牵引,牵引应缓慢启动,人工拉动链条频率一致。

(2)牵引转体:根据转体天窗时间作业,平转过程中测量人员需实时动态观测梁端部位高程变化。匀速转动,平转至设计位置约1m处降低速度,距设计位置0.5m处,采取点动操作,精确点动控制到位,结合限位装置,防止超转。

(3)定位:转体就位后,采用千斤顶在转盘处精确调整结构姿态,并用型钢将保险腿和上转盘临时固结;交界墩墩顶与梁底调节至设计标高后临时固结,防止梁体在外力作用下摆动。

2.2.4应急措施

(1)首次不能正常启动原因分析:由于非正常因素导致首次启动不能正常启动时,可借助千斤顶进行助推,使结构转动。

(2)牵转困难:根据试验数据配置牵转设备,牵引力按2倍考虑,当牵引系统的力达到计算牵引力而桥梁结构仍不发生转动时,应检查上转盘与保险腿之间接触处是否有杂物将其卡住或冻住。

(3)转体擦角:转体前认真检查,提前切割处理,转体前在保险腿支垫钢板处涂抹硅脂或黄油,即使出现擦角,仍可继续转体。

3结语

实践证明,跨运营线人行天桥平转法由于其对既有线的运输影响较小,且具有施工方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其已在成都局管内的人行天桥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傅贤超,王正仪,王兴猛.轻型桥梁转动体系的研究分析[J].铁道建筑,2012(1):23-26.

[2]曹文,王正仪,王兴猛.轻型桥梁转体施工专项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1(11):13-15.

收稿日期:2020-11-05

作者简介:罗斌(1986—),男,广西贺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既有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