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公、悼公新政与晋国的法治思想

2020-09-10陈晶敏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晋文公晋国

陈晶敏

摘要:晋国是春秋法家思想的源头,曾经数次制定和修改法律,颁布了成文法典,尤其是文公、悼公时期实行的新政,順应了形势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晋国的霸业,影响了周边各国,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晋国;晋文公;晋悼公;法治思想

晋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重要诸侯国,是长期称霸中原的超级大国,其政治、军事、文化制度辐射周边,对当时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晋国在长期的内战、对外战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治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各国,而且在三家分晋后,三晋各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璀璨一时,为秦国商鞍变法提供了借鉴。晋国及三晋的法治思想,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一、晋国立法的发展与文公、悼公新政产生的背景

晋国的立国具有不同于其他诸侯的特点。在原始社会,晋南地区活跃着多支氏族,存在过多种文化,甚至形成了陶寺这样的文明先驱。夏商之际,晋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也是王朝统治的关键地区,使这里成为保留夏朝传统最多的地区,又因为山西境内戎狄部落林立,民族关系十分复杂,使晋南地区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晋国立国时,周王命唐叔虞实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夏政”与“戎索”同时也是晋国最早的法律规范,同周礼一起,指导晋国君臣的行为。

晋文侯之后,晋国经历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内战,在长期的残酷斗争中,作为行为规范的周礼被破坏殆尽。在全新的形势下,旧的习俗和法规已不再适合当前的需要,新的法律亟待出现。

二、晋文公新政与晋悼公新政

晋文公与晋悼公有着很多的形似之处,他们都有着出众的才能,具有霸主之才;他们都经历过坎坷的人生历程;在他们即位之时,都面临着国内的重重矛盾,所以在改革举措上,他们就有着相同的选择,那就是缓和矛盾,重振国力。

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终于在秦国支持下返回晋国即位。在晋文公继位之前,内乱频发,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同时楚国强势崛起,对晋国构成威胁。于是,晋文公凭借自身的卓越才华和丰富阅历,吸取前任国君不得民心的教训,锐意改革。晋文公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郭偃之法”。《国语·晋语四》记载:“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翥老,礼宾旅,友故旧。胥、籍、狐、箕、栾、邰、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1]

再看晋悼公,晋厉公死后,栾书派荀瑩、士鲂到洛邑迎接姬周,立他为国君,这就是晋悼公。年仅14岁的晋悼公继位后,开始了他的复霸大业。面对当时晋国的国内外形势,目光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统治阶层在权力和利益上的纷争,并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和平衡。“始命百官,施舍、己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匿,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从晋文公和晋悼公新政,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改革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民生上,施惠于民。文公时“裂地以分民”,还推行了“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土地赋税制度。晋悼公则采纳了魏绛的建议,施惠于广大民众,施舍给百姓财物,免除百姓对国家的欠债,照顾鳏夫寡妇,救济贫困,援救灾难,安排受灾民众的基本生活;严格规定卿大夫只能在农闲时调用民力,绝不违背农时,调动了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晋国国力因此再度增强,为重振霸业奠定了坚实的人心基础和物质基础。

二是在用人上,选贤任能。文公推行了“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友故旧”的亲善祥和的用人政策,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形成了“食有劳而禄有功”的用人制度。晋悼公则采纳祁奚的建议,先后任命解狐和祁午担任中军尉,留下了“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的典故。除此之外,他还提拔了不少贤明有口碑的人做各部门官员,真正做到人人称职、百姓拥护,每位官员都能遵守现行法律,授予他们的爵位不超过他们的德行。晋文公和晋悼公选贤任能的人事制度十分成功,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在立法上,审时度势。晋文公举行阅兵来演练军礼,推行“执秩之法”,涉及民法、刑法,以及规定了官职和俸禄的等级秩序,是晋国重要的一部法典。晋悼公时,为加强君权,协调国内矛盾,“命士渥烛为太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右行辛为司空,修士蒍之法。”[2]这两部均为加强君权的法律,根据形势的变化,新法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兴旧族,出滞赏,必故刑,赦囚系,宥间罪,荐积德。”通过实施新法,君权得到了一定加强,君臣上下也形成和谐的局面。

四是在改革成效上,重振国力。晋文公的改革,团结了上层贵族,赢得了下层民众之心,也促进了晋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食有劳而禄有功”的用人制度为晋国称霸收揽了更多人才,以将率军,以法治军,增强了整体国力和军事战斗力,为晋国称霸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久晋国就战胜楚国称霸中原。晋悼公对内重用贤臣,抑制强族,整顿内政,对外建立诸国联盟,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继而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晋国在晋文公治理下取得强盛后,在晋悼公时代再一次走向了强盛。

三、晋文公和晋悼公新政所反映的晋国法治思想

晋文公和晋悼公新政,都是根据晋国国内外形势,审时度势,大刀阔斧地开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平衡了国内各大卿族之间的利益,缓和了国内关系,减少了内耗,使晋国可以集中力量增强国力,与其他诸侯国抗衡。新政的实施,进一步破坏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助力了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影响了当时的国际关系,对后世的立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晋文公和晋悼公新政,我们不难看出,法律的制定要体现时代的脉搏,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要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地修正完善。晋国的改革、治国思想,对历代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新时代的改革创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郭永琴.春秋时期立法活动述略.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76.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八年》(修订版),中华书局,1990 年,第 909 页

参考文献:

[1]李孟存,常金仓:《范宣子刑书探微》,《山西师院学报》,1983 年第 1 期。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版),中华书局,1990 年

[3]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 年

[4]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年

猜你喜欢

晋文公晋国
甘拜下风
师旷劝学
“足下”的由来
翳桑之报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足下”一词的由来
清明节的故事
厨师辩冤
御厨的三条大罪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