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振贤:“AI+旅游”让出游更智能更舒适

2020-09-10向煜

现代苏州 2020年14期
关键词:景点导游景区

向煜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即使人们慢慢走出家门,但很多习惯,也无法回到疫情发生之前。比如,比起公共交通,人们更偏向于自驾,比起跟团游,大家更能接受自由行,比起一堆人跟随一位导游,大家更希望能够有一个机器导览。

“如果说,当初创业选择人工智能+旅游,想要设计一款用AI代替导游的APP,更多是想让导游行业变得更规范,让黑导游无处遁形。但后来我们渐渐发现,AI加持下的旅游行业,实际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侣程科技CEO杨振贤坦言,疫情发生以来,人们渐渐习惯很多“无人化”场景,也让他们更加坚定要继续深耕“AI+旅游”这个细分领域。

想给大家一个好“导游”

我们在旅行中,每到一个景点,都会想去了解其背后的故事。途径无非是事前做好功课,事中租个讲解器、或是找一个导游,以及事后再去翻看资料。但这几个办法,费神或者费钱——看的资料不可能100%了解,讲解器大多数程序单一、操作不便;导游照本宣科算是好的,碰上不良导游还可能被骗钱……

“这些都是旅游业存在的痛点,我们就是想开发出一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APP。”杨振贤本身就是一位深度游爱好者,他深知如果有一个好导游陪伴,会极大提升人们的旅行体验。

2015年,杨振贤在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第一款产品是做了一个具有人工智能导游功能的APP,让游客免费用,同时向他们推荐周边酒店和美食,最后向商家收取广告费。”他介绍,这款To C的APP主要受众是自由行游客,特别是出境游的自由行群体,所以当初他和团队飞往了泰国,希望获取更多用户。

“我们去泰国各个景点推广自己的APP,但忽视了很现实的一点,游客与景点的黏连性并不强,一般你去了一个景点短时间不会再去,所以离开景区大家就把APP卸了,它无法给商家创造价值,也就没了盈利的基础。”

To C的路走不通,杨振贤开始尝试To B,把目标锁定在景区,而当时在国内,这还是一片空白市场。

2017年,他和团队研发出了一款中文人工智能导游——“AI导游”,可以替代人类导游给你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典故,可以回答用户在旅行过程中遇见的关于吃、住、行、游、购、娱的各种问题,还可以提供不同语言风格的个性化导游机器人服务。“选择To B这条路,也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不至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嗅”到了更多机会

“AI导游”的成功实践,大大增强了杨振贤和团队的信心。随后,他们还将这项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硬件相结合,打造出了智能AI导航机器人。据了解,这一机器人拥有人脸识别、路线引导、讲解、多轮智能对话、深度学习、自主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总的来说,这是一款更像‘人’的机器人。”

“八达岭长城、中山陵、明孝陵等上百个景区,都有我们产品的身影。”他以八达岭长城景区的产品为例,“因为长城特殊的地势,我们的导游硬件机器人只能在游客大厅等室内提供接待、讲解服务,并提供导流工作。户外的二维码小程序等线上导览软件,则将我们导览服务延伸到了景区各个角落,覆盖了全过程。”

这类旅游导览技术与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无疑会成为景区的“刚需”之一。特别是疫情期间,机器人等AI产品发挥了很大作用后,这一行业也得到了更大关注,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疫情让整个AI行业得到了更多关注,对企业来说,融资、人才招聘、商务开拓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影响。”

事实上,景区智慧化是大势所趋。“导览技术是基础,机器人又创造了品牌与用户的全新互動方式,并解决了‘无人化’的需求。”谈及未来,他坦言,希望能够打造出一款属于景区的“智慧大脑”,让人们出游可以更智能、更舒适。

猜你喜欢

景点导游景区
Where Empires Meet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黄希川
网约导游
我是小导游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