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好这份锦囊,说走就走

2020-09-10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用餐景区餐厅

张小妹

正逢暑假,大数据显示,今年7月和8月将相对性地迎来一波持续性的出行高峰。久旱逢甘霖,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想释放一下身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现在能不能旅行?去哪儿旅行?旅行中的疫情防护应该注意点啥?

玩归玩,释放身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出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理。后疫情时代,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大众出行习惯改变,安全成为了旅行的第一考量要素。

特殊人群谨慎出行

虽然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来说,目前出行比较安全,但仍要保持警惕。当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本土病例报告,所以要格外地保持警惕,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

7月14日,国家文旅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可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其中强调,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也暂不恢复。

“对旅游行业来说,真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消息一出,全国旅游工作者奔走相告,国内民众的旅游热情也瞬间被激活。

受此消息影响,旅游平台搜索量激增。在马蜂窝平台上,杭州、厦门、成都、西安、重庆等热门目的地的搜索量相比政策出台前涨幅超过300%,南麓岛、泸沽湖、枸杞岛、呼伦贝尔大草原、稻城亚丁等户外景区景点的搜索量上涨3倍。携程平台上度假、酒店、民航等各个板块搜索量亦迅速攀升,国内跟团游、自由行搜索量相较开放前暴涨了500%。

做好攻略,出行不慌张

跨省游的恢复让受到疫情重创的旅游业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不过,随着疫情的局部反弹,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變得有点难了。这不,7月中旬就有位网红爷爷因为疫情期间旅行登上了网络热搜。这位来自西安的78岁爷爷决定去新疆旅游,说走就走的旅行,爷爷冲动地定下机票,第二天就出发了。在新疆的前三天,爷爷都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但由于新疆疫情反弹,爷爷所住的酒店发布通知,防控措施收紧,12天的行程,爷爷9天都在酒店里躺着隔离。

疫情还在继续,旅游人员应该尽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对于出行人员要注意预防,出行前做好准备,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

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出行人员应选择近期没有报告病例的地区,并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同时准备好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纸巾等防护物品以备路上使用。

旅行期间,出行人员应做好防护,在景区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随时做好手部卫生,住宿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游玩过程中,游客要有序排队,在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人际距离和咳嗽礼仪,做好手部卫生。在娱乐的同时不忘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勤洗手,多消毒。

公共空间,防控不能松

如果是短途旅行,自驾游是最好的方式。不过,如果要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人员途中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果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在疫情期间出行,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专家建议,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在景区就餐首选外带食品,如需在景区餐厅用餐,则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如多人共同用餐,推荐使用公筷和公勺。疫情期间出游不推荐大规模聚餐,也不建议携带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幼儿进行堂食。

普通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前要做好预约,做到错峰用餐来避免拥挤。进入餐厅前做好体温测量、登记,如有发热不应该进入餐厅。在餐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做好手卫生,在饭前和如厕后洗手,在用餐的过程中尽量与他人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

后疫情时代,不仅仅游客需要做好自身的防控工作,保证安全出行,旅游行业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旅行背包里

必备的那些物品:

充足的口罩、酒精湿纸巾、洗手液、防晒霜、遮阳帽、补给水、防暑药物、日常药包。

应急小常识:

110 报警电话

12395 水上搜救电话

12119 森林火灾报警电话

119 火灾事故报警电话

120 医疗救援电话

猜你喜欢

用餐景区餐厅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摘牌”
用餐时间
《餐厅》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两家特别的餐厅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