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美援朝情结
2020-09-10李远谘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七十周年。我虽然没有经过炮火硝烟的战斗洗礼,但是在“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熏陶中长大成人,度过了四十几年的教学岁月,从而步入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退休时光。
儿提时代的第一封信
1950年,我刚就读街河市小学,恰好赶上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浓浓爱国激情燃烧的年代。
父亲李永禄是一位爱国敬业、受人敬重的人民教师。他手不释卷的是几本有关抗美援朝的通讯报告文学,爱好美术的他还专门买了一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速写集》。老师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看了人生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重返前线》,让我无比憎恨美国鬼子,十分敬仰最可爱的人——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
记得在全国开展人人给志愿军战士一封“慰问信”的活动中,我从《中国少年报》上看到志愿军有个“天德山英雄连”,便情不自禁地提笔给这个连的志愿军叔叔写了一封信。这是我人生中写的第一封信。不多久,一位姓高的志愿军叔叔及时给我回了信,夸奖我的信写得非常好。
“志愿军战士高叔叔给李远谘来信了!”我一下子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兴奋得一连几夜没睡好觉。大队辅导员梅泰安老师迅速将这封信陈列在学校橱窗内,并指名要我画一张志愿军战士肖像的报头:一位身穿草绿色军装,紧握钢枪威风凛凛的志愿军战士,在押送几个高鼻子举手投降的美国士兵。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学校橱窗内画画。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画得神!
不久,我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
后来,學校号召我们节约零花钱,参加全县人民捐款为抗美援朝购买战机的活动。
我的老师周辛初就在抗美援朝的热烈气氛中,胸佩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光荣入伍当兵。
放了寒假,乡政府组织我们回家学生成立宣传队。我男扮女装,和姐姐远谦等人一道,头戴花毛巾,身着大红袄,边扭边唱歌——《我的丈夫是英雄》。“太阳下花开红啊,村头边柳树下,我的丈夫是英雄,是英雄……”
家住湖南宝塔大队的堂哥远谊刚好来我家玩,他拉得一手好二胡,正好被乡长看中:宣传活动,不分省界,远谊同志,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宣传队……
感谢历史,感谢最可爱的人,感谢革命影片,感谢革命歌曲,感谢老师和父母……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和成长环境!
歌剧《鸭绿江畔》
松滋二中是我的母校,是我童年的摇篮,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一间间教室和图书室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
我们三(二)班演出了歌剧《鸭绿江畔》。这是一出反映中朝友谊的歌剧:一位朝鲜阿妈妮为了从牢房里救出被俘的志愿军战士,拉响了手榴弹,同看守战士的美国鬼子同归于尽的故事。
班长蒋崇孝天生一个高鼻子,扮演美国鬼子非他莫属;文娱委员雷明秀扮演了阿妈妮。我呢,在此剧中扮演被俘获救的战士。由于我被剧中的情节和英雄战士所感动,几乎进入角色,将战士机警、沉着、勇敢、大义凛然的品格表现得比较到位,因此受到大家的好评。在学校的文艺会演中我们班的歌剧被评为“优秀节目”。
几十年过去了,但此剧的主题歌词仍然记忆犹新:人人都说海水深,中朝友谊比海深;人人都说高山高,中朝友谊比山高。鸭绿江水长又长,中朝友谊永不忘;鸭绿江水滚滚流,不打败美帝不罢休……
为了烘托阿妈妮拉响手榴弹在雄雄大火中英勇斗争的精神,我们土法上马:由一个同学将柴油含在嘴里,喷到有油的火纸上。不料小火星将底幕烧燃,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几名男生奋不顾身冲上前拉下底幕,班主任打破了两个开水瓶来救火。我们齐心合力用竹扫帚拍打,终于化险为夷。
两堂公开课
我从教四十六年,参加过不少公开课、观摩课……其中有两堂课与抗美援朝有关:
第一堂公开课是小学四年级传统篇目——《再见了,亲人!》,这是一篇反映中朝友谊的抒情散文。由于我注重了感情的投入,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特别是范读:“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既有气壮山河悲恸的痛哭,又有强忍泪水在心田里无声的抽泣。哭,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层次。
同时,我创作的一幅志愿军战士与朝鲜老乡含泪拥抱的插图,画得也很逼真。因此,这堂公开课受到了与会老师的肯定。
第二堂公开课是初中传统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父亲的一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速写集》,其中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我都恰到好处地运用。
简笔画也是这节课中的一个亮点。当我分析松骨峰战斗时,寥寥数笔勾勒出几架俯冲的飞机,横冲直撞的坦克,荷枪实弹的美国鬼子,向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岗凶猛冲来。这几笔简笔画不仅渲染了战场上严峻的战况,更烘托出了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在学生听读烈士的名字时,我特意录制了一块朗读磁带。读烈士们的名字,声音深沉,基调庄严,速度较为缓慢;中间停顿的时候,配制的哀乐声响变弱,瞬间音量又略有提高;烈士们的名字读完后音量再适当提高。这样,无声的语言(课文),有声的语言(讲读、朗读、音乐),图文并茂的插图,使听课的师生完全融入到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为之动容,受到一堂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教育。后来,听课的教研室王世发主任还特意让胡芳老师整理出了一份“课堂实录”。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