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探讨

2020-09-10卓长荣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应用

卓长荣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和阐述了建筑设计创新中逆向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创新中传导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创新中菱形思维模式,以及建筑设计创新中共轭思维模式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多数情况下,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风格方面,使自己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在实际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进行创新就十分有必要。可拓思维模式是建筑设计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合理应用可拓思维模式,能够合理地对建筑物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描述,真正体现建筑独有的风格,使人们的需求能够真正得到满足,这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设计创新中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

可拓思维模式中,逆向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创新方面,它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合理的对逆向思维模式进行应用,能够使建筑设计更多地体现创新性的特点。通过使用逆向思维模式,能够促使我们在对问题进行探索以及思考的过程中打破常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个别情况下,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要善于打破常规思维,使人们能够有不一样的思维体验,通过寻找新的思维方向以及思维方法,对传统的建筑思维方式进行创新。从可拓思维模式自身的角度来讲,要想合理利用逆向思维模式,主要在于使用逆蕴含的思维模式以及反物元的思维模式,通过应用逆向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创新,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

例如,国外有设计师在为老人进行房屋装修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如果在房屋内部设置过多扶手,虽然老人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却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老人感到自卑,针对这种情况,这位设计师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利用逆向思维模式,在房间内部设置了很多固定稳固的装饰架,一方面体现了对于老人心理的关怀,另一方面也关注到了老人安全的相关问题,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 建筑设计创新中传导思维模式的应用

所谓的传导思维模式,主要指的就是将现阶段已有的某些事物通过一些手段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另外一种事物。建筑设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在充分利用传导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将其转化成其他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解决效果。通过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合理应用传导思维模式,则能够使得建筑设计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以及新颖性,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讲,这种思维模式仅适合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仅仅限于表面上的解决,却无法从本质上使相关问题得到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实际进行建筑创新的过程中,传导思维模式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其应用的广泛性远远不及逆向思维模式。

例如,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遭遇强地震的频率相对较高,早期的日本建筑中,为了使地震发生的时候建筑物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能够降到最小,日本的很多建筑采用的都是轻型的建筑材料,当遇到强地震的时候,虽然会存在建筑物倒塌的风险,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讲,却大大缩小了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而一些建筑学专家也会在室内设置一些相对安全的藏身点,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虽然在另外的一个角度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建筑物的稳固性本质上依然无法达到抵抗强地震的要求。这就是传导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的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日本的很多建筑学专家也在积极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采用传导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仅仅限于从表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却很难解决根本方面的问题。在通过传导思维模式短暂的解决问题之后,依然需要从本质的角度出发,从更深层次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3 建筑设计创新中菱形思维模式的应用

所谓的菱形思维模式,主要指的是人在思维的过程之中,其思维的走向如同一个菱形,从一个端点开始扩张,慢慢的到达其他的端点,当思维的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又会慢慢的走向收敛的过程,回到最初的一个点。菱形思维模式大体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即收敛思维以及发散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首先要能够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出发,并在思维发散的基础之上进行思维凝聚。通过应用菱形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不间断性,换句话说,菱形思维模式中的思维收敛以及思维发散是交替发生的过程,而不是先后发生的顺序。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菱形思维模式的应用不可忽视,但是在实际使用这种思维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应该关注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思维的起点是否存在可行性,虽然在菱形思维模式中强调思维的发散,但是却并不强调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进行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依然还需要考虑到现实的情况,考虑到所进行的思维创新是否存在可行性。第二个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终点是否具有目的性,在实际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明确的创新性,避免出现盲目创新的情况。

4 建筑设计创新中共轭思维模式的应用

我们在面对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都可以将其分成四个共轭的部分,即负正、浅潜、虚实、软硬四个方面,在具备一定条件的途中,这四个部分具备可以相互转换的特点,如何对于共轭性进行巧妙合理的应用将会直接决定着所出具的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具备亮点。从可拓思维自身的角度來讲,共轭思维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建筑设计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师也经常会使用到这种思维模式。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建筑师在实际落实建筑设计相关工作的时候,对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等很难做到全面了解每一个细节,个别情况下,建筑设计师在针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建筑部分或是考察过程中没有关注到的细节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事物共轭的4个组成部分,确保能够对于事物的形态以及性质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具有较高可行性的问题解决方向,并对事物的发展进行促进。通过采用共轭思维模式对事物进行探索,很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在此产生,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建筑案例就是日本京东体育馆。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美是建筑追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实际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以及难题,如果采用传统思维进行建筑设计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尝试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创新,合理应用可拓思维模式,创新性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建筑设计方案能够真正体现独特新颖以及高速效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罗洁.关于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9(25):118-119.

[2]甘强.研究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智能城市,2019,5(06):38-39.

[3]李红,李宏朝.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61.

[4]陶莺.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科技与企业,2020,11(55):172.

[5]胡威.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中华民居,2020,05(34):60.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