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利用体育核心素养调节赛前过度紧张的方法

2020-09-10汤洲杰

当代体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技战术体育运动过度

汤洲杰

体育比赛项目除了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体育运动比赛也不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运动员正常水平的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校体育运动队队员与教练员进行观察与访谈,同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中了解队员的赛前紧张状况。对此在赛前过度紧张原因的分析并且能找寻调节的方法来进行讨论与研究。

体育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制约性较强的体育竞赛项目。体育运动比赛不仅是身体和技战术的较量,也是心理上的较量。体育运动比赛实战中,由于比赛现场环境复杂,打斗异常激烈,运动员在心理上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负荷,许多情况下,参赛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方面可谓相差无几,如何调整好赛前过度紧张使自己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是取胜的关键。若想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必须调控好赛前紧张状态。过度紧张不利于运动员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只有适宜的紧张状态才可以使运动员发挥出正常水平。一支球队,一名运动员,除了技战术水平过硬外,临场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及运用

1.1 体质健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1.2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1.3 运动参与: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运动参与,要求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4 心理品质:心理品质主要指学生为了达到现实目的,在行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自觉克服心理的过程,心理品质主要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而客观存在,在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它能够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1.5 生活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合理生活方式的定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是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中学生合理的生活习惯为:(1)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2)合理安排时间,加强体育锻炼(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6 校运动队赛前过度紧张产生的原因

校体育运动员由于平时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在比赛中频繁出现种种失误,表现为:比赛中运动员精神过度紧张,导致技术变形,动作迟缓,从而造成失误,在比分落后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造成失误;在队友间配合失误时,相互指责、埋怨,互相之间产生不信任心理,情绪波动大,不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赛;比赛中过分地考虑比赛结果,想赢怕输,从而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担;比赛中未能正常发挥水平,赛后又不能及时总结,从而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自暴自弃。心理素质不稳定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因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以分析。

2 运动员自身原因

2.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贯穿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不同的高级神经类型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兴奋型运动员的特点是兴奋性高而强烈,情感变化剧烈,抑制能力差,但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活泼型运动员的特点是兴奋性高而灵活,具有可塑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情绪丰富易变化,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安静型的运动员的特点是情绪不易激动,反应慢而不灵活;抑制型运动员的特点是反应迟钝,不灵活;适应能力差,意志脆弱。由此可见,运动员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2.2 自信心因素;简单地讲,自信心就是人对自己能力的客观估价,是体育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态和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和保证。自信心与运动员掌握的技、战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比赛得以巩固和提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可使运动员准确的分析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对方的心理和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此占据比赛中的主动权。自信心可使运动员在状态和心境不佳的情况下,抑制和清除不利于比赛因素的影响,保证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2.3 适应能力因素;体育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有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精神适应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能否适应场上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临场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出现的一些突如其来的机体刺激和精神刺激,不能自我控制和适应的话,往往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心理失常,进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术水平,不能使临场的心理状态保持在最佳状态。使情绪处在最好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比赛前或比赛中做呼吸放松,要求慢而深,使身心处于轻松状态,通过自我暗示,想象大自然优美的环境,使注意转移,消除过度兴奋。

2.4 放松调节

教师应把赛前训练作为个人技术的重要环节来练,加强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在变化条件的情况下练习,注重命中率的提高,不要把罚篮练习安排在两个练习内容的转换之间,或在恢复体力时进行。学生要注意命中率,决不能有放松、轻视的态度,要认真对待,体会各动作环节,掌握心理调整的方法,多进行投篮命中的情感体验,鼓励自己,坚定信心,合理分散注意力。过度紧张是身心一时的反映状态,如果有意识地控制紧张,结果反而控制不了自己。如果自己鼓励自己,坚定信心,认为紧张对自己没什么,无须注意,进行几次深呼吸,稳定情绪,就会减缓紧张心理。

2.5 同伴调节

加强队员意志品质的培养队员之间必须善于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并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自我振作,把各种紧张因素变成充实的力量,唤起斗志,发挥技能水平,这样就会减缓紧张心理;教练员要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增强全队的整体意识,鼓舞士气,防止队员心理紧张现象的发生。运动员有时还可以利用临场条件与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因素,提高意志的坚定性、主动性、坚持性等。如当比赛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坚持不住、勇猛顽强不够时,可利用身体动作节奏、幅度、力量等作用,挖掘身心潜在能量,还可以利用“吼喊”进一步提高生理极限和发泄紧张情绪,并以严肃而乐观的表情、振奋性的动作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3 结论

一般来讲,过度紧张就是对人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并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校体育运动队运动员来说,要进行长期的心理训练和赛前的心理训练,二者是密切相关的,长期训练是赛前训练的基础,赛前训练是长期训练的检验,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总之,通过对校体育运动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有助于他们的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今后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技战术体育运动过度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体育运动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