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体育应用软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9-10徐春霞

当代体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育类智能体育

徐春霞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智能体育应用软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智能体育类应用软件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智能体育类APP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中提出,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并再次强调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稳定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是养成运动习惯的最佳阶段。智能体育应用软件(Application简称APP)不断根据人们的需求发展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运动乃至生活中都在体验、使用它,同时它也在悄无声息地、广泛地应用贯穿于高校体育的教学与监督、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社交圈等等。有了它的加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必然。因此,通过分析智能体育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利弊关系,试图探索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1 智能体育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地被开发、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亦是紧跟其后。随着智能体育APP的新旧更迭、末位淘汰,被广大使用者认可,并下载上亿次的APP并不多,但是种类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细,如瑜伽、广场舞、健身、跑步、骑行、各种球类等等。在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与社会需求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选择使用甚至组织开发符合本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或特色的APP进行课内外的体育教学,使APP成为服务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也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类APP的性能在体育教学中所呈现的功能性、适用性、影响度、粘度、使用率等等进行研究,以期从APP获取的有效数据中找到最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辅助工具。另外,智能体育类APP的开发者也在通过后台所获得的使用者反馈的数据,进行不断的改良,完善其功能,以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体育类APP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是趋势,更理性地选择、更合理地运用于高校内所有的体育活动,使每位使用智能体育类APP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总结经验、更新知识库。

2 智能体育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劣势

2.1 优势

智能体育类APP从研发到投放市场,发展至今经过几年的沉淀,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改革更新,其功能设置根据使用者的反馈不断完善;其分类也开始日益细化,如按运动项目分类的、按功能分类的、按需求分类的、综合性的等等;配套知识体系更完善,除运动项目本身的技战术外,运动前后、或伤病、或辅助等相关知识;社区服务促进圈友交流学习,且它们的功能设置里都具有智能提醒、打卡功能。智能体育类APP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会加载各项运动除教学视频外,还有其他丰富的展示性的视频或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弥补了某些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课中教师无法做的示范空缺,同时也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学习、拓展练习的需求。比如在高校体育篮球运动项目的教学中,通过智能体育APP可获得更多的有趣且新颖的篮球练习方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法进行模仿学习。比如瑜伽教学,对于动作幅度过大,难度较高的动作,学生没有记清动作时,可随时通过智能体育APP,学习模仿,进行动作记忆的巩固。

因此,智能类体育APP的功能,于教师而言,若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符合教学项目本身及各校教学大纲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其优势实践于教学与管理当中,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多样化,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效率起着促进的作用。于学生而言,通过APP获取相关知识的方式具有便捷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便于进行自主学习丰富体育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监督提高体育锻炼效果,自我总结得以体育锻炼经验,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并轻松地获得科学专业的运动技能信息。师生之间传达信息更便捷,做到有效、及时管控。

2.2 劣势

首先,使用者对手机的对手机的依赖性强。因APP品种多样化,几乎覆盖了人们的生活所需,据调查,现代人平均3-6分钟看一次手机。因此,一是学生在自行体育锻炼时的质量会随着他本身的专注度影响;二是因手机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而将锻炼计划忘却;三是通过“代锻炼”、“代打卡”的方式完成锻炼任务。

其次,市场现有的体育运动类APP与学校体育教学需求不完全吻合。APP作为辅助性工具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及了解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实际情况上。根据每所学校的教学特色,若是自主研发,需要昂贵的费用,并且需在实践中进行反复实践、反馈、改进,不断的修补漏洞,完善其功能,亦便于掌握学生基本数据,且能提高学生相关数据的保密性;若是使用他人设计平台,可利用功能将受限,并且不好掌握、监督学生的原始数据。

3 智能体育类APP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3.1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校教学结合是趋势,与各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强的APP在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现代教学大环境,运用高科技手段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体育教师应注重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先进的教学软、硬件,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库。其次,选择便于教师统计数据、保护学生隐私的APP,适时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科研统计分析,以便更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3.2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促进智能体育APP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性

高校学生群体是一个接受新事物具有强张力的群体,有研究表明,能在课外经常性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不超过百分之30%,大学公共体育课一般一周只有2个学时,且一般只有一、二年级开设该课程,极少学校开设三年课程。因此,以体育类APP为载体,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紧密结合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相关要求,除课堂考试外,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监督;紧密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把控体质健康测试关卡,使学生从思想上提高体育锻炼的认识,从实际上付诸实际行动,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延伸,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3 智能化场馆建设,创造优良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体育场馆智能化,根据各高校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建设智能化体育场馆。硬件设施或在原有场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改良,或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完备,使场馆能在现有的技术水平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软件设施除日常基础的体育器材相关用品外,添加智能软件与之相联。如场馆内所有的器材配上智能数据统计与手机APP、学校体育活動监督后台相联,便于学生个人对自身的运动量、身体机能等进行有效自查;便于学校后台统计、分析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相关数据,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从而创造良好的体育活动的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4 结语

智能体育APP运用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其优点加以利用,纠其不足使之得以完善。通过合理运用智能体育应用软件,使其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及时获取学生体育锻炼数据,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高校阶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学生通过管理系统漏洞作弊、应运而生的作弊辅助软件等等。因此,智能体育应用软件的双面性是教师在实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在教学、监督过程中不断改进,总结经验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项目名称:广西财经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智能体育发展对促进高校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8QNB19。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体育类智能体育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体育类非物质化遗产的角色定位
我们的“体育梦”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