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

2020-09-10钟观池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问题

钟观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对于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认知缺少或者受到了忽视。初中阶段的品格和德育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就一定能够激励和培养学生牢固、正确的人格和思想认知,促使他们成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现代化素质的身心健康。因此,初中各年级阶段的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须的,学校教育事业管理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然而,在当前的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德育课程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初中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创新型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创新型对策;初中

前言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势必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他们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极其有限。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凡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他们迫切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教育工作者要遵循素质教育的指导要求,以立德树人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开展对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接班人的必要途径。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家长和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导致了很多学生成绩尚可,但是思想却不够成熟。这些学生若是得不到正面、积极的引导,往往容易做出一些有悖于思想道德要求的事情。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平衡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有品德的综合型人才。

一、 德育工作在初中阶段教育中的作用

1.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政治方向所决定的,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德育内容决定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需要,是实现对初中生道德品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方重要阵地,其中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处于青年初期,是个体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情操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肩负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责任,紧抓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之所以被长期忽视,跟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目前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还是明显存在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师还是只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只看重学生的智育发展,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即使现在国家已经把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在抓,即使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廣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更是让不少初中教师以让学生考出高分、考入重点高中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少之又少。其次,教育工作者在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没有用心设计、没有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的成效也不佳。

2.德育教育的目标脱离实际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案例大多来自于课本,而课本教材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教材所给到的案例和教育素材会比较经典,但是他们更新的速度并没有那么迅速和及时。当初中生面对这些老套而陈旧的事例时,往往缺乏真实感知和学习了解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用心去准备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典型的案例,才不至于让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3.教育方式显得太过于形式主义

任何流于形式的教育都是缺乏感染力的,对学生而言都是缺乏吸引力的,在德育教育中同样如此。在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有的教师并不是不重视德育教育,他们非常重视对德育教育知识的输出,但是却没有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去承载这些德育教育知识。古板和单一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学习持敷衍的态度,甚至出现逆反的心理,造成学生言行不一致的严重后果。这些情况都严重地阻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型对策

1.树立榜样,发挥人格示范作用

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用自己得体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对此,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铭记自己所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铭记自身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努力钻研自身专业的同时,凡事起到学生的表率作用。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要有创新精神,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呈辩证的思想态度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在信息时代所捕捉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来创新教学方式。最后,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面对初中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正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期,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信心。教师要有“担心好事不问前程”的心态,要以不求回报的心理来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质。

2.结合常规,从细节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中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是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在细节上体现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规,从细节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以中学生守则为出发点,将中学生守则作为基本要求,然后依据班级的情况再细化具体的做法,并落在实处,以此来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师在注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对此,教师可以依据《中学生行为守则》作为指导标准,制定班级的一日规范,如课堂规范、自习规范、练习规范、课余时间规范等,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3.加强实践,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过程

有些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因此,教师要以实践为切入点,加强实践,重视学生的身心体验过程。教师要将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真诚、善良、诚信等品质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这些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一些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让学生吸取其中的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4.加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在他们心目中“我”的概念更加明显。初中生这种高涨的自我意识,也使得他们个性上出现主观偏执。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一方面听不进其他人的意见;一方面又对自己充满怀疑,稍有不顺就感到备受打击甚至一蹶不振。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他们心理变化的情况,要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结语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根据德育教育的阶段性成果积极地总结和反思。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尊重初中生的内心感受,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方式上要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王中岩.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 000(005):170.

[2]张锋, 刘小军.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6):466.

[3]田甜. 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J]. 新丝路:上旬, 2019(10):1.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