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地方高校舆情应对策略

2020-09-10王昉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舆情群体大学生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引来了舆论的变革。地方高校是网络舆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群体有着庞大的基数,又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地方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网络传播。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作为主要群体,具有特殊性,因此对这个群体所反映的问题应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下的舆情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地方高校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高校;舆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218-02

一、引言

和传统的媒体比较起来,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传统媒介,而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媒介组织才能够进行,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中国的网民基数庞大,其中,大学生是主要的网民群体之一。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微信、微博、QQ、论坛等各种途径关注网络动态,参与网络话题,是网络舆情最积极的参与群体。

二、地方高校舆情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也有着特别之处,和其他社会网络群体参与者不同。随着近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高校舆情主体具有特殊性

高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场所,而且主要是由大学生组成。大学生在学校参与各种活动,有着最旺盛的精力,在课堂学习各种先进的文化知识,有着最活跃的思想,过着最纯真无忧的生活,有着最率真的性情等等。但是,在这些可贵的性格特点之后也隐藏着许多的危险,比如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认知,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存在难以避免的片面认识,对许多言论更是难以分辨是非,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1]

同时,大学生学着类似的知识,有着一致的文化水平,更是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中,因此大学生之间会自然地形成一种信赖和认同感。当一个事件发生后,这个事件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关注,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态度,大家一呼百应,在网上发表和交流自己的意见,网络舆情发展迅速且难以控制其发展方向。

(二)高校舆情内容的多样化

在网络迅速发展下,网络所充斥的信息更是复杂纷乱,各种各样的网络事件,包含着方方面面,比如国家政治、民族文化、娱乐事件、明星八卦、体育教育。而对于高校舆情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上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由于大学生群体频繁使用网络,他们能够迅速了解到相关信息,并且关注和参与其中。

二是国际上的焦点或重大事件,比如国际争端和重大政策。这些事件的发生有着很大的轰动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关注和讨论。

三是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事件,比如近几年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高校食堂问题。[2]

(三)高校舆情目的单纯

高校的大学生未曾经历过社会的磨砺,在校园里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和单纯的生活。一般来说,他们对舆情的参与目的比较单纯,而且大学生的文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对法律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参与舆情没有恶意,其目的主要包含3个方面:

一是维护自身的利益。比如高校食堂的健康卫生问题,曾一度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见者必发声。因为食堂的卫生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利益,更是维护自身生命健康权的体现。近年来,高校食堂的各种问题频频登上热搜,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关注事态发展时,也推动了高校食堂的一次次改革。

二是彰显爱国情怀。当国家遇到争议,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会使他们参与到话题中去。比如香港暴力事件,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都是网络舆论中的最强音,用他们的方式诠释拳拳的爱国心。

三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着最公平公正的教育,接触的也是相对单纯的人群,对社会的认知十分有限,因此对社会存在美好的想象。所以當出现有争议的舆情事件时,学生群体从情绪上来说更加愿意为弱势或正义方发声,这种对社会事件的关注也是责任感的体现。

(四)高校舆情行为具有非理性

尽管大学生以其知识在许多的大是大非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但由于这个群体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有时候会产生冲动的情绪,而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情绪的影响,很多时候对一些事件有着很大的偏执和比较激烈的情绪。[3]

三、地方高校舆情的应对策略

网络的迅速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他们通过网络可以更快更简单地知道想要的信息和资源,还能够对自己关注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但是任何东西都是双向的,新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会少了挑战。如果网络舆情不能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反而造成负面的影响,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慌乱和焦虑,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对外形象的建立,因此必须要对校园舆情进行正向引导,营造健康的环境。[4]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高校舆情的应对,学生主体本身的文化和处事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想教育环境,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法律意识,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正气。

同时,高校要开展舆情相关的讲座和活动,通过对舆情案例的详细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分析和认识舆情问题,理智地应对和处理舆情事件,不从众,不跟风,不人云亦云,不散播谣言。

(二)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

“舆论领袖”在网络舆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尤其是“明星师生”,他们在网络群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网络舆情的建设中,要把握和了解“舆论领袖”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通过他们的引导,扩大影响,把网络舆情带向好的方向。同时,高校要培养自身的“舆论领袖”,在建立自己的官方媒体时,培养属于自己的意见领袖,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在应对舆情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阻断谣言的散播,推动舆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增加舆情诉求的渠道

大学不再像初高中,每天有老师时刻监督着。因此,高校任课老师和辅导员更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完善网络诉求渠道,向师生征求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学校应该时常对学生作网络调查,针对重大事件和舆情问题,向学生收集建议,了解学生态度;在遇到舆情事件时,及时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引导舆情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预防学生情绪失控,造成负面影响和不可控的局面。

(四)加强高校舆情的应急工作

地方高校应成立舆情应对部门,组织专业的人员和师生把控学校舆情的方向,及时对舆情事件做出反应,并引导学生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组成一个高效专业的舆情应对队伍,发挥学校宣传部门的作用,利用学校管理部门的力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言论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引导。时刻把握舆情的大方向,防止产生偏激情绪和舆情的负面影响,及时阻止和引导错误的发言,控制輿情不被负面言论所影响,明确工作和责任,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积极有效地应对高校舆情事件。

四、结语

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地方高校要正确认识新的网络环境,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增强高校本身对校园舆情的掌握能力,要在舆情的管理、应对危机的策略和舆情事件的处理上投入精力,正确分析,合理引导校园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媒体下地方高校舆情特点的分析,概括提出了地方高校在舆情发展中应对的措施,通过各方的努力,保障学生参与舆情的同时,推动舆情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关于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若干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5(3):4-9.

[2] 刘献君.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J].江苏高教,2016(2):1-4.

[3] 刘瑾.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舆情引导[J].科技视界,2015,11(22):139.

[4] 程凯.新媒体为高校舆情引导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采写编,2016(2):149.

作者简介:王昉(197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中级职称,从事党建、宣传思想、理论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舆情群体大学生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消费舆情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