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研究

2020-09-10雷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环境研究

摘 要:新媒体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逐渐兴盛,其影响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受到了极为明显的冲击。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观众的需求已无法从传统的编辑思路和形式中得到满足,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提高编辑质量并努力创新,使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52-02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了自我完善和革新的良好机遇。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优化和创新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使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更加多样化且与当前大众的口味更加相符,本文探究该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现状

(一)新闻编辑工作者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性会受到新闻编辑工作极大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成功与否及质量优劣乃至生存空间会受到新闻编辑工作者是否优秀的直接影响。当前国内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缺乏较高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致使编排的广播电视新闻无法对受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且时效性不足,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脱节,甚至可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消失,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二)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

当前人们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导致诸多行业也均以经济利益为上,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致使报道出的新闻信息的质量降低,甚至还有传播谣言的新闻出现,[1]导致好的舆论导向无法形成。同时大量广告在新闻播放期间插播,甚至是某些危害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当言论,在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还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编辑技巧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

以往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均依靠播音主持播音或电视播出来传播新闻,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而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传统的播出方式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当前诸多广播电视新闻借助智能手机、网络等方式向人们传达信息,越来越新奇且热门的信息吸引了更多人的视线,且这种传播方式极为便捷和新颖,使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当天最新的新闻报道,脱离了以往传统固定的观看方式,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因此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在编辑期间应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们能够更加及时地接收到新闻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观看需求。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摒弃传统思想,不断创新自身的意识,借助新媒体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相对于工业化思维来说,互联网思维是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市场、产品、用户及网络甚至整个商业生态的思考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界高度重视互联网思维,而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中有重要作用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整个媒体传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因此其培养这种互联网思维十分重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通过对创造性大脑的运用,进一步扩大新闻的传播空间。

(二)开拓编辑形式

各种新闻内容,其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利用各种编辑形式及手段,与拥有各种特点的新闻内容风格相适应,例如强调事实实发性和真实性的时政类信息应编辑成风格高效严谨且简洁清晰的新闻,而花样繁复的编辑手段则不适合这类新闻。[3]例如在播报政治或经济新闻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只需要交代来访人物、時间、事件,并不需要多余的花边剪辑或评论。评论性新闻则要求细节深入,且要有针对有效的评论,这种评论与新闻相结合且互为表里,新闻编辑应有深入浅出且有理有据的评论,同时清晰合理地阐述事实。例如在播报突发性且对社会大众有影响的新闻事件时,通常会将新闻编辑与新闻内容的特色相结合,借助图表数据进行辅助说明,强调事件的结果或突出事件的原因,评论的切入点以新闻编辑的侧重点为主,使观众能够真正将新闻及评论看懂、理清,也能够将突发性新闻对民众造成的恐慌降到最低。

(三)模糊编辑技巧

为了客观反映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内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广播电视新闻应坚持准确、客观、清晰、真实、实效等原则,而实际的新闻编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某些特殊状况,[4]这些特殊的新闻有可能会带给社会负面影响,直接报道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新闻在学习、教育和监督方面宣传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无法传播社会正能量。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遇到这些情况时,便可使用模糊编辑技巧处理。模糊编辑技巧并非模糊的马赛克类画面,而是模糊如突发事件或重大灾情报道中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副作用或次要的内容,客观真实地报道拥有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内容,真实清晰地报道对国家和人民有价值的内容。例如针对国家机密等新闻,应模糊报道国家明令禁止透露的信息,客观清晰真实地报道国家许可或是对民众、国家有益的新闻内容。模糊编辑技巧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可起到两种作用:一是能够使用明了简单的语言传达重要的新闻信息,例如对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的编辑,可模糊次要信息,对救援及灾情等情况进行简单明了的重点报道,这样可以贴近民众想尽快了解灾情的心理;二是模糊编辑技巧的保密作用,可避免国家机密的泄露,例如某些涉及国家机密的政治、军事新闻,在报道期间,新闻编辑工作者应使用模糊编辑技巧,平衡、兼顾机密和播报两者间的关系,模糊处理特殊新闻,突出事件的进展状况,忽略事件涉及的人员及单位。

(四)深度挖掘和趣味性编辑技巧

新媒体伴随快速发展的数字与信息技术脱颖而出,带来丰富多样的新闻宣传平台,作为新型新闻传播媒体的网络传媒虽然应用时间不长,但已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了无法撼动的地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面对这些竞争对手,应当在编辑新闻时充分运用深度挖掘技巧,借助经典和精品新闻的制作,提高广播电视的竞争力。一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报道新闻前,应先对新闻资料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初步了解新闻,高度重视图片新闻的效果;二是充分了解新闻的影响力、报道角度、背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播报角度,[5]如果有别的媒体面对同样的新闻抢占了播报先机,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从其他角度进行播报,从而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闻宣传的主体是观众,因此吸引大量观众的视线对广播电视传媒而言极为重要。播报更加有趣的新闻能够显著提高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力并吸引大量观众的视线,但这种趣味性编辑技巧有较大的应用难度,一旦没有使用好会产生反效果,尤其是在报道国家机密、突发事件或重大灾情等新闻时,应尽可能不使用或慎用趣味性编辑技巧。

三、结语

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形式,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依然有强大的新闻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在新闻播报深度方面也拥有自媒体所没有的优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要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一定要开展多样化的编辑工作,优化广播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增加新闻内容的创新性,同时全面把握新闻整体的思路及内容,使其更具有传播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吴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记者摇篮,2019(04):48-49.

[2] 金明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12):108-109.

[3] 董璇齐.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230.

作者简介:雷明(1963—),男,黑龙江五常人,主任编辑职称,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宣传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管理、广播电视宣传策划工作,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策划及电视专题节目制作、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管理、电视纪录片创作等。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环境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