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探索

2020-09-10周大义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社会责任职业素养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和民生发生了重大变革,媒体行业在报道的载体及形式等实际业务开展方面同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新的社会形势,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需要媒体行业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规划,不断钻研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新闻记者作为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主体,对新闻报道业务的开展以及电视台和报社等机构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代下要着力改革新闻记者相关的工作,致力于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使新闻记者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对媒体行业提出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24-02

同媒体行业相关的人员,在新媒体时代全面来临之际,要紧紧贴合时代特征,不能故步自封,要结合新媒体特色做好相关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从自身做起,提升自我职业素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保证自身开展的业务和具备的职业水准能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展开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个人职业素养

新时代的来临,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新闻媒体的发布阵地由报刊等纸质媒体逐渐转向了网络新闻发布平台及各大APP。从维度上来说,新闻媒体的发布途径变得更加宽广;从传播时间上来说,新闻媒体的发布更加及时。新媒体时代赋予了媒体行业全新的特色,对媒体行业从业者的个人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

首先,媒体行业从业者需要熟知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载体的应用。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在于传播方式和模式的改变,不同于传统媒体中新闻写作的模式,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写作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受众喜好,使写作思路与模式向受众更易接受的角度发展,这样新闻内容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点击量和传播效率。例如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当前主流新闻媒体APP,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中热门新闻的写法,这类热门新闻之所以点击量和传播率较高,除了新闻素材本身够优秀外,与新闻通讯员的写作模式也有关系。这类新闻大多由新闻要点、意见领袖评论、个人观点构成,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既有新闻事实,也有意见领袖和个人的意见,以供网友参考,这样有内容有见解的新闻更容易成为“爆文”。此外,新闻记者还需要对新媒体矩阵中包含的各类APP的使用了若指掌。[1]

其次,媒体行业从业者要不放弃提升自我新闻业务水准。新媒体时代也被称为自媒体时代,顾名思义,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掌握基本的APP使用技巧和发文编辑步骤,人人都可以通过媒体发声,写出一个个社会热点,撰写自己的“新闻”。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变得异常简单、及时以及便利,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新闻记者,要在新媒体时代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我业务水准,按照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开展写作,并结合时代特征,撰写出既符合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又能够迎合受众的新闻报道。具体来说,新闻记者应当提高个人的新闻水准,从采、编、写等方面入手,增加新闻素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报道时既要体现快,也要保证报道有深度。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使受众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通过阅读或观看有所收获。

最后,要强调新闻发布速度。新媒体时代也被称作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通过自己的媒体公众号借助平台发布新闻。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发布新闻,在获取一手新闻资料后,只需要和同行间比拼速度,新媒体时代下媒体行业的新闻发布是在和全民比拼新闻发布速度。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如果想保持自家新闻的及时性与高效性,需要强调新闻发布速度。只有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家的媒体平台发布快速准确的新闻报道,才能够长久地保持社会公众对自家媒体的关注与认可,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新闻敏锐度,能够从日常繁杂的信息获取渠道中快速提炼出新闻要点,并形成新闻报道,既要保证新闻报道发布的快速、准确,也要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需要承担的个人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发布的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有直接作用,而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发展又与社会进步有关系,因此新闻记者在發布新闻报道时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力求保障所发新闻报道符合公平、公正及公开性原则。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新闻传播主体的当下,新闻记者也要谨守底线,牢牢把握作为新闻记者应当拥有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不能唯利是图,要始终坚守新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心。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途径广,信息传播速度快,且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APP传播信息,为许多垃圾信息的传播制造了便利,如今网上不少角落充斥着反动与色情的信息。作为新闻行业从业者,新闻记者要谨守底线,按照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坚持传播正确客观的看法,把握好积极正面的舆论方向。[2]

其次,新闻记者不能为博点击罔顾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要谨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并结合新时代下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工作。在新媒体诞生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部分APP和网络平台为求更多的点击量和阅读量,新闻报道及资讯文章所起标题往往附带焦虑感,又或者耸人听闻,总之是“怎么唬人怎么来”。新闻记者要客观看待点击率和阅读量等数据,坚守新闻记者的从业底线,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出发点,心系广大人民群众,不造谣不传谣,通过标题和内容传播积极正向的信息,通过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取信于民,以此来获取更加稳妥的点击和阅读,不能做违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事。通过正向价值的指引,新闻记者同样可以获得新闻受众的好评。以汶川地震中的报道为例,许多前线记者在灾区受灾区气氛所感,在强烈的同理心的刺激下真情流露,通过镜头可以清晰地感知记者的真实沉痛和哀悼感,这种同哀的下意识真情流露便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引导,向社会受众传递了正确的情感导向,反过来社会受众也会觉得传播该新闻的媒体是具备正能量和同理心的媒体,会更加支持和拥护该媒体。[3]

最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新闻记者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去伪存真,经过多方求证之后再报道,以保障自己推出的新闻报道具有客观真实性。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的拓展,且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声,部分人出于利益和名声的考量,往往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一些极度吸引人眼球的新闻资讯,而这些新闻资讯往往缺乏实际论证,甚至一些所谓的“新闻资讯”完全就是由发布者杜撰而成。垃圾信息的传播,给整体新闻媒体环境带来了污染。新闻记者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自己发布的新闻报道具有客观真实性,这是新闻记者从业的底线。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这个以快速发布著称的时代,新闻记者也要在客观甄别新闻事实后再编辑和发布新闻报道。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对媒体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的广度增加,传播的速度变快,要求媒体行业进行革新,如此才能够与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相匹配。作为媒体行业的基础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新媒体时代不松懈对自身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既要在自己基本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融合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特征,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也要谨守身为媒体从业者的基本道德底线,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等。

参考文献:

[1] 王叶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科技传播,2014(22):86+95-96.

[2] 王潇.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170+292.

[3] 毛漫萍.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J].新闻研究导刊,2015(8):90.

作者简介:周大义(1989—),女,贵州贵阳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职业素养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公示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