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研究
2020-09-10陈晓东
陈晓东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需求量的增大也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发展。我国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市场,市场上极度需求一批高精尖技术的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积极推进大学汽车训练室的信息管理模式,这将促进汽车教育的健康发展进程,助力学生未来发展,为学生就业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汽车工程;实训室;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U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0-0205-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设施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实验实训室的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实训器材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些设备需求的增长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高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建设。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推进实验室信息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不可避免的方法。近些年来,我国各类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将注意力转向了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其中就包含高校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的构建。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①受资金条件限制,各实训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很多建设完成无法使用的系统等;②受技术条件限制,各实训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原理和数据结构不尽相同,导致每个中心各自为政,数据无法共融互通,大量重复工作;③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导致很多刚建好就落后的现象。
1 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发展概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他们使用当前的管理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资源的科学管理与配置,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更为高效的降低了高校实训室在运行过程中的费用与精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也提高了投资效率。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处在一个发展缓慢、技术落后的状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汽车工程专业实训室信息化建设一直不能满足市场所需,其中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后找有很大的作用,虽然早在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实验室管理系统思想,但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直到80年代中期,在石化、冶金、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模式的差异、设计理念的差别以及技术的限制,这些系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使用;时至今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实训室管理中经过长时间的测试与应用,逐步完善为更为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层面,实验实训室信息化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普遍存在建设落后、管理不合理等情况,校内各个实验实训资源的共享非常有限。
2 汽车工程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研究分析
高校进行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是一套满足高校汽车实训教学场景所需的系统化、智能化、数据化整体解决方案。制定方案需要将汽车工程教学所涉及到的教学场景与实习场景都囊括在一起。以信息共享、数据融合为手段,以促进高质量实践教学为目的,建设融合“教、研、创”、“人、财、物”于一体的校级智慧平台实验实训室信息管理系统。其一,推进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能高效提升试验实训本身的管理效益,降低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提升实践条件的利用率,确保高校实训室硬件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其二,推进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为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提供各类数据支撑,进而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做到推进高校汽车工程实验实训室理论教学、示范教学、分组教学,远程教学、教学管理、资源管理、数据管理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2.1 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分析
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分析主要是以株洲典型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为分析对象,从多用户多角度探究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分析,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人才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仪器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模块。
2.2 实验实训室基础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构建分析
主要分析实验室建制、实验室用房、实验人员、实验室培训、实验室经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论文等,为各实验室实验教学项目信息化管理提供全校统一的数据标准,包括各类编号、各类字典编码等。
2.3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方案构建分析
主要分析实验信息学年、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类别、实验类型、所属学科、实验要求、人数、学时等。为各实验教学项目提供最規范的数据标准,学校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全部以此为基础数据进行设计。
2.4 实验实训耗材信息化管理方案构建分析
以实验室房间为管理单元,进行实训耗材从采购到使用回收的生命周期管理,并与财务对接,完成财务统一结算。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处理实训室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保障汽车工程实训室平稳运行。
2.5 实验实训是安全系统构建分析
基于权限的所有实验信息及实验室内的资产信息、门禁系统与监控系统相结合的安全监控,实现自动记录实验人员情况,将需要进入实训室的人员人脸信息进行登记储存,通过门禁系统进行人脸识别。提醒实训室用户在实训室内行为要合乎规范,进而达到方便学生在实训室实验与学习,保证实训室设备安全的作用。
2.6 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系统平台构建的建议对策
以功能分析为基础,以服务实践教学为目的,针对全校各個部门的用户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校实训室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满足学校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需求。
3 新时代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建设路径
3.1 新时代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研究思路
文献资料查阅,围绕新时代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建设,对相关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政策文本、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实地调研调研,实地走访株洲市高职院校,了解分析各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各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存在的优缺点,针对自身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掌握实训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第一手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科学类比,合理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建设中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做到博百家之长取己所需,优化关于新时代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研究。
3.2 汽车工程院校实验实训室信息化技术手段
为了在大学的汽车技术专业学校的实验室里提高信息管理技术,有必要运用智能校园信息技术,建设实验室运行管理保障平台体系。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实验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将会由专业化向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转变。更新汽车实训室配套的设备设施。只有学校拥有先进完善的校内实训工作区。校内实训中心配置与建设才能达到最好状态。完善实训室配套设施,例如:配套服务器、网络设备、投影设备、课程教学资源等,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听课者转变为任务学习合作者、积极思考者,由被评价者转变为实习过程的评价者。该实训室的建成使用,为我校培养懂汽修、精技术的实用性人才。
3.3 培养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师资力量
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管理投入教学实训使用,表明高校在汽车工程实训室建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我国高校汽车工程专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学校拥有先进完善的校内实训工作区。校内实训中心配置与建设才能达到最好状态。各大高校需要培养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师资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提供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教育发展,师资为先。建设信息化汽车工程实训室离不开具备专业管理经验的教师队伍,高校在大力建设信息化汽车工程实训室的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与引进专业的教师管理人才,高校通过引进高校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管理技能人才、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培训。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师资,建成了一支理实一体的高校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师资队伍。
3.4 建设完善的汽车工程教学实训基地
高校汽车工程教学实训基地必须具备完善的教学实训条件,通常是企业与学校积极合作,二者在协商之后可以选择共建现代汽车实训中心,建设有高水平一体化教学实训室,配置有国内先进、设备一流的现代汽车技术教学设备,可实现信息化网络教学,教学保障条件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与企业密切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3.5 汽车工程实验信息化管理促进学生培养
在汽车工程相关课程的实训学习中,汽车工程教师应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坚持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路,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突出的汽车工程专业技术高水平技能人才,形成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进汽车行业领域的产教结合,为学生就业搭建优质平台,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该素质技能型汽车工程人才。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当今我国高等院校汽车工程专业要搭上时代发展顺风车,通过随时了解同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时更新汽车工程实训室信息化水平,推进汽车工程专业改革发展,实训室课程设置要紧跟市场步伐,教其所需,促进高等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技能课程培训学习与时俱进,满足企业雇佣需求,为学校、企业与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汽车工程人才,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建设。借此机会,深化教育改革,改善运用管理,按照企业标准培养高质量人才,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军.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44-46.
[2]武欣,王璞,周雪宏,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2):82-84.
[3]陈斌.高校开放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1):180.
[4]汪峰,陈辉,强云霄.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507-509.
[5]高凤新,卢士香.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72-274,282.
[6]马昌忠,丁忠义.高校实验室管理及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6):34-35.
[7]施琴,徐劼.实验室教学管理手段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