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水吃水,如鱼得水
2020-09-10邹孝听
邹孝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以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久负盛名,人杰地灵自然不言而喻。都说江南的水是温柔的,生活在湖畔的人儿靠水吃水,如鱼得水。
北纬31°39′,东经120°37′ 阳澄湖畔养蟹人
坐标北纬31°39′,东经120°37′,是阳澄湖中心湖区,有着1.6万亩螃蟹养殖基地,每年蟹季,这里灯火通明,好生热闹。而40年前,阳澄湖还是一片汪洋,渔民不上岸,以船为家,靠捕捉野生鱼类为生,经常会有农民拿着大米和盐来以物换物。渔歌天籁,一派“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渔家生活。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网红打卡地。金秋十月,秋风起,蟹脚痒,全国各地的食客赶来赏味阳澄湖大閘蟹,养蟹人老殷是阳澄湖土著,见证了这片沃土从无人问津的渔村到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
80年代末,从农民慢慢转变成渔民
老殷家世代以种田为生,也过养鱼,做过鱼网,跑过水运。1987年左右,政府开始在阳澄湖投放蟹苗,他便跟着姐夫去倒卖螃蟹,慢慢地从农民转变成渔民。1995年,国家开始鼓励围网养殖大闸蟹,需要每家自掏腰包,购买蟹网和毛竹,很多人不愿意养,因为交通不便利,蟹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前几年都是亏钱的。但是据说当时有聪明人愿意花点钱,围网养蟹,所以现在有基地的都是当初围网的那波人。
老殷感谢政府规划造路,链接了阳澄湖村民和外界的往来。他说:“以前到苏州市里要么走土路,要么去码头摆渡,或者划船,划船到娄门得花4个小时;现在澄林路转中环再转东环,开车只要半小时;3路和87路公交车直达观前街;中环北线到星湖街,去园区仅半小时;另外,青剑湖马上要通地铁了,交通四通八达。”
有了交通,就可以把蟹卖到城里,再加上如今越来越发达的物流,阳澄湖的村民也日渐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澄林路是去年刚修的,很漂亮。这些年,政府重视新农村改造,莲花岛游艇码头也规划得很好,我们希望借着时代机遇,将优质的农产品传送给更多的人。”老殷如是说。
从蟹苗到饕餮美食,养蟹人的四季
养殖业很辛苦,虽说蟹只吃一季,养蟹人却要忙四季。一只大闸蟹从蟹苗到能够上餐桌,要经历五次蜕壳,每次蜕壳时间基本固定,蜕壳期间需要减少喂食,清理水草,每个阶段都要看好。
老殷介绍,一、二月份种植水草,同时放蟹苗;三月到五月护理水草的同时要给螃蟹增氧,因为螃蟹的翻倍率跟氧气有关;六、七、八月份,高温、台风天更要多加注意,检查围网有无破损以及固定水草,防止台风吹走水草;九、十月份,开捕节后开始捕捞;十一月份,大闸蟹性成熟,产子后要把蟹苗送到长江沿海口培育;十二月底开始清塘,为来年一月份投放蟹苗做准备。
一年四季,与蟹为伴,老殷坦言自己很享受这种生活,他说养蟹很有趣,“三月份,水很清澈,一眼能望到泥土、水草和蟹,蟹像指甲盖一样大,定期投喂淡水鱼、玉米等食物,看着它们慢慢长大,这种感觉很奇妙。”
每年大闸蟹丰收季,老殷还肩负着看蟹的重任,在湖中央的小木屋里,煮两只蟹,喝点小酒,吹吹风,“夜晚的灯光很美”,老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一千亩标准养殖基地,给蟹冠以品牌
以前螃蟹都卖到批发市场,再经蟹贩子倒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蟹已经经过几道手,价格也是蹭蹭地涨。近几年,有能力、有情怀、有抱负的青年人回归农村,打通了一条生产、销售、物流运输通道。
2015年,老殷的连襟徐皓运用在外企学到的管理知识,联合周边蟹农对大闸蟹实行标准化养殖,并创立了蟹皇府品牌,做到统一管理,慢慢赢得了终端市场的口碑,线上、线下联动。在2018苏州相城阳澄湖旅游节暨阳澄湖大闸蟹试捕仪式上,虽然开捕节还没开始,但是凭借良好的口碑,蟹黄府已赢得了3万箱以上的预约订单。
说起品牌化运营,徐皓直言此前在汽车行业工作,经常会请客户、朋友来阳澄湖吃蟹,大家对他们家的蟹很认可,渐渐地他发现有大量的市场需求,由于螃蟹销售季很短,没有品牌,难以让大家记住。因此想到了创立自己的螃蟹品牌,方便传播。
“B to C”的模式,不但提升了性价比,也使得品质有保障。记者了解到,捕上来的蟹需要养6-8小时再发货,物流冷链全程保障,这样一来,到消费者手里的蟹就足够新鲜啦!
渔家面馆太湖十八浇守灶人
在太湖光福镇渔港村,有一家名为“太湖十八浇”的面店,凌晨12点,店里还很热闹。食客们有的从无锡,有的从上海,有的从苏州市里赶过来,就为了尝一碗炒浇面。蒋兆仁,太湖十八浇老板,和他夫人一人下面,一人炒浇,黄金搭档,15年,把“十八浇”做成了网红店。
记者采访的间隙,蒋兆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捕鱼证,他说刚才午睡的时候,村里打电话来让他去还证。因为太湖十年禁渔,渔民们需要交还证件。蒋兆仁今年62岁,出生在船上,17岁就跟着祖辈出去捕鱼,对船的感情很深。
50年前,渔港村是一座孤岛
1968年,蒋兆仁跟随家人从东山迁居至渔港村,那时候渔港村还叫红湖山,是湖中村,算是一座孤岛,出行靠船。村民以种田、养鱼为生。
“以前的鱼池都是在农田里开垦出来的,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太湖里捉鱼的,靠天吃饭,听收音机,根据天气预报出船,记忆中半夜有人一声令下,大家就都起床去捉鱼,太湖一片漆黑,划船要靠风,那时候的天气预报没有那么精准,有时候捉鱼还会遇到闪电,一道亮光划破天空。”
蒋兆仁回忆称,小时候出去捕鱼的船都是木船,还是连家船,大船睡人,小船捉鱼、捉虾。1984年开始逐渐机械化,80年代末换了水泥船,后来又换上了铁船。机械化之后,捉鱼可以当天来回。
太湖里有一座平台山,渔民们每年出船前都要带上猪头和小菜去烧香,蒋兆仁说平台山有一个禹王大王爷,被太湖渔民称之为湖神,保佑渔民出船平安。
岁月变迁,渔港村不再是一座孤岛,通了路之后,它渐渐有了和外界的往来。起初,村民们上苏州要走2个小时到光福镇,再坐小巴去市里。现在渔港村每天有四到六班车到苏州,64路直达苏州南站;65路公交车可以坐到木渎,再换乘地铁。开车走苏福路到苏州市里也很方便。蒋兆仁眼看着苏福路越变越宽,从石子路到石板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
“我十几岁的时候,穿着套鞋在村里走路,经常被烂泥黏住,只好赤脚走。现在变化实在太大了。”他说2010年开始,随着太湖产量增多,渔港村变化越来越快,这十年渔民收入提高了,开始造房子,买汽车,“你早七八年来,地面车子根本没有那么多。”蒋兆仁如是说。
捕鱼捉虾做船菜,
15年前搭起灶台开面店
以前蒋兆仁一直在太湖捉鱼,一直到1986年,开始跑运输船,把西山的开山石头运到苏州水泥厂。1998年,运输生意日渐清淡,他索性把船卖了,在太湖二号桥水产市场边上做起了船菜,做了两年生意不景气,又买了台挖掘机,跑苏北工地接活,眼看没有结余,便卖掉机器回蘇州,在水乡街附近的浴场给人家烧饭。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行当,2005年,蒋兆仁回到渔港村,和夫人在家里开起了面店,用门板撑起了五、六张桌子,蒋兆仁坦言前几年很辛苦,夫妻俩从傍晚5点一直做到凌晨12点,最少一天营业额只有130块。
“2006年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女儿上大学,支出大,以前赚了几十万花得差不多了,那时候一天营业额做到800块我们就开心得不得了。”蒋兆仁说那时候面店是做半年,休息半年。每年4月25日开始歇业,4月28日开船出去捉虾。而且一开始面店也并没有名字,食客基本上都是村里人。“晚上10点—12点,捉鱼的回来,会来吃碗面。”
营业额从100到10000,旅游带动了人气
从15年前只有6、7个浇头,到现在有30多个浇头,一碗面的食材翻了几倍,营业额也翻了几倍。2014年的大年初八晚上,来光福烧天香的人过来吃面,当晚营业额就做了3700块。蒋兆仁说面店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明显起色,他感激光福、东渚、镇湖的旅游业带动了人气。2015年,面店日营业额能做到7000多块;2016年,日营业额更是达到了15000块;现在,日营业额可以保持在10000块左右。
2016年,食客给面店取名“太湖十八浇”。那一年,蒋兆仁将原先的平房改建成2层楼房,开始有了午市。靠湖吃湖,太湖禁渔前,每年9月1日到12月底,每天都有船停在岸边,只需隔夜与渔民讲好,第二天就能买到刚捕上来的鲤鱼、鲢鱼、银鱼、白虾等新鲜水产。
今年太湖禁渔后,则要到菜场购买水产。
从一开始的只做半年到现在全年无休,蒋兆仁夫妻俩谁也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凌晨12点半打烊,收拾到2点,3点上床,睡4个小时,最晚8点起床,开始备菜。平均每天可以吃掉100斤鱼,最多一天可以吃掉50斤青菜,今年国庆期间最多一天吃掉了460斤面,生意火爆到站着吃。
蒋兆仁的夫人感慨道,“以前来吃面的都是村里的熟人,现在很多人从外地赶来吃,有年纪大的特意坐公交车从苏州来的,也有从外地半夜赶过来的,我们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今年和妹妹一家合伙,周末又雇佣了3个临时工,除了疫情被迫停业45天,到现在没休息过。”
手剥虾仁、萝卜烧鱼是他们家的特色,有机会去的话,不妨赏味一番。
“移民”的技术浒墅关种鸡头米的职人
鸡头米这几年很火,被称之为水中贵族,价格不菲。不过小峰却对它没什么好感,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浒墅关人,鸡头米充斥着他儿时的记忆,从小就看着父母种植鸡头米,实在是太辛苦了。
万万没想到,长大后他会接管这差事。起因是有一次他母亲身体不适,他负责去田里给父亲送饭,忽然意识到父亲年纪大了,不忍他这么辛苦,便说“我帮你一起弄吧”,此后就跟着父亲学起了种植、采摘鸡头米技术。
他笑称自己应该是90后里第一个种鸡头米的。
取经城南黄天荡,“移民”浒墅关
水城苏州,理论上只要水塘、洼田的地方都可用来种鸡头米。葑门之外斜塘、车坊等地颇有名气,而城南黄天荡是苏州最早种植鸡头米的地方。20年前,小峰的父亲在那里学习了鸡头米种植技术,然后把技术带到浒墅关,成了浒墅关最早一批种植鸡头米的。
鸡头米这个东西,也是近两年比较流行吃的,以前福建莆田人吃鸡头米,他们称之为“芡实”,是一种干的鸡头米。老苏州也会吃,别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吃鸡头米。
那么鸡头米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么来的呢?
鸡头米是“水八仙”之一,因为果实剥开之前像“鸡头”,里面的自然就叫“鸡头米”了。
小峰告诉记者,正常每年鸡头米会经历八批采摘,当年的鸡头米,在第四、第五批状态最好的时候,会留下一些种子,到明年三月份开始育苗,半个月变成小苗之后,再放到秧田里面再培育半个月,待它变成像小碗莲一样的叶子之后,再移栽到大的田里面,等到七月底、八月初开始采摘,正常为期两个月,采到10月1号结束。
事实上这两个月正值高温酷暑,大伏天白天作业很容易中暑,所以只能选择晚上采摘。但是晚上蚊子很多,实为辛苦。
采摘300株芡苗的成熟果实,仅需1小时
穿上套鞋,戴起手套,提着一只竹筐从岸边走向水田深处,将竹筐放至水田中“鸡头米”叶上,水没过套鞋,带着自制竹制工具,先用它划开巨大的“鸡头米”叶,接着将叶子的一半翻转到水面上,叶的背面长满了坚硬的刺,每片叶子的水下部分都藏着0-3颗“鸡头”。
小峰说,凭借经验,就能判断它们是否成熟,然后用工具割下成熟的果实,未成熟的则放回水中,待下一批成熟时再来收获。
“如何割下果实也是有讲究的,并不在茎处割断,而是在果实上,从连着茎的那一侧切下薄薄的一层皮。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田间的水流进芡苗的茎中,一旦有水进入,芡苗就会烂根。采下的果实放入竹筐中,这一株就暂告一段落。”
每当竹筐快满时,便上岸把果实一股脑儿地倒进准备好的大编织袋中,之后跳进田中继续采摘。采摘完一块水田中300株芡苗的成熟果实仅需1小时,但小峰和父亲要赶在太阳当空前,采摘完六片水田,工程量浩大。采完之后还要赶紧回去把鸡头米剥出来,因为天太热,放久了水分蒸发,就会影响口感。在小峰的观念里,做好品质是基础,昧良心的事绝对不做,保证货真价实,是他一直会秉持的职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