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前赤壁赋》“月”的内涵浅谈苏轼的思想

2020-09-10张莎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赤壁赋黄州弗洛伊德

张莎莎

摘要:月亮与中华民族有着很深的情结,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对月亮情有独钟。苏轼被贬黄州后,无言的精神孤独让他寻找山水对话,“月”就成为前《赤壁赋》中反复吟咏的对象,情感的寄托。本文通过对“月”内涵的不同解读,运用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来浅谈苏轼的思想。

关键词:“月”的内涵;“三我”理论;苏轼思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184

“月”是许多文人的情感寄托,“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是杜甫思乡的情感寄托;“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离别之苦的情感寄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生命哲思的情感寄托。可以说“月”已经成为许多文人血液中一部分。林语堂说苏轼“是月下的漫步者”,因此在《赤壁赋》中反复吟咏的“月”,就成为他的情感寄托,成为他思想境界飞跃的桥梁。

本文通过对“月”内涵的不同解读,运用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来理解苏轼的思想变化。在《前赤壁赋》中“月”的内涵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徘徊之月——人生迷茫

“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林语堂)。道家的思想让他的“本我”欲望在这里实现,但是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刚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从监狱中走出来,以罪人身份被贬到黄州,对这位少年成名,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伟大志向的苏轼来说,巨大的反差让他满心绝望同时更多的是人生的迷茫、不知所从。所以来到赤壁之下,眼前的风景让他的“本我”暂时获得陶醉的快乐,但是因为“以儒家为准绳”的“自我”无法让他彻底抛去心中的痛苦。景愈美反而更返照出他痛之深。当他写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写月亮的“徘徊”,就是苏轼“自我”的“徘徊”,他徘徊在赤壁,看到如苇叶般小船,犹感自身如一艘漂泊的小船,在宦海沉浮中不知走向何方,不知前方又会面临着怎样的祸福。他徘徊在黄州,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浑身的脏水,他的“徘徊”是在现实社会中的无奈,也是“自我”无法实现的人生迷茫

二、澄明之月——人生追求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写到了月光浮动在水面上,使江面显得澄明。即“月”是澄明之月。苏轼21岁中进士,25岁制科考试三等(当时属于最高等级),本想在政坛上用自己的才华为国为民作出贡献,不料却受到无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心中不免有失落,失意。但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又让他不甘于此,不管身处何境,官居何职,都让他心怀国家百姓。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得到发展的那一部分,它处于“本我”和世界之间,根据外部的需要活动,它是调节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不平衡的机制。[2]此时,客人的箫声想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凄切、婉转、悠长的箫声不就是客人的心境吗?,而客人其实就是苏轼的“本我”,“本我”的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自我”在“本我”和现实世界出现了矛盾,失去了平衡,因此苏轼的“自我”的人生追求和“本我”的消极无奈在思想上出现了痛苦的挣扎,

三、皎洁之月——人生向往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里,“自我”的处境最艰难,“自我”既要为“本我”的欲望找到合理宣泄方式,又要使一切行为符合“超我”的标准,。“自我”从“本我”中发展而来,又是本能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当苏轼的“本我”在向往像曹操一样功业有成时,紧接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种人生无常的感慨侵入他的”本我”,痛苦再一次袭来.既然积極入世建功立业无益,功业不能长存.那就退而过隐士的生活“侣鱼虾而友麋鹿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但”寄蜉蝣于天地,票沧海之一粟”的人生短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理想破灭,又让他的“本我”欲望难以得到满足。至此,“本我”展示了真正的现实处境,“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本我”和“自我”达到一种暂时的平衡。即都表现了对人生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感叹。

四、盈虚之月——人生永恒

弗洛伊德说:“超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文中通过写月的变化,进而写到万事万物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增不能以一瞬”,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则无尽也”。最终苏轼的“超我”洞察了人与宇宙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变”的绝对性“不变”的相对性中,让人生获得永恒。这种思想上的超越源于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庄子·田子方》:“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也就是将一个人和全人类的整体结合起来使,个人的存在将是一种永恒无限的存在,所谓的得失祸福、穷达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心境也由此更开阔了。这样想的话,“自我”的不幸遭遇又有什么关系呢?“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大自然的包容无私让“自我”的心境得以解脱,精神达到放任旷大。“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看透忧患意思的佛家思想,让他的“自我”形成了超然物外的态度。最终苏轼让“超我”战胜了“自我”,进而实现思想境界的飞跃,达到了人生的突围。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精神活动中,“三我”既相互矛盾又互相融合,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苏东坡,之所以成为古今之人喜欢的苏东坡、尊重敬仰的苏东坡。成为“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是因为在饱经忧患拂逆中,在多次贬谪的宦海沉浮中,他能在“自我”的积极入世和“本我”的痛苦失望(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矛盾挣扎中,用“超我”的达观态度来找到平衡,进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他高尚人格的形成,思想的蜕变又是以“月”为情感的载体。

这一古老的月亮照进苏轼的心里,牵动着他的情愫。复杂的情感和无限的感慨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淬炼让他的思想在苍穹中煜煜生辉。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张堂会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

[2]邝艳艳.从前、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道、佛思想[J],2012(5)

猜你喜欢

赤壁赋黄州弗洛伊德
杨优秀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漫画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