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
2020-09-10丁勍
丁勍
摘要:针对学生进行政治素养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成为了第一战略阵地,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章主要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有效探究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探究
引言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其本质是使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使学生可以通过具有轻松性的学习环境中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延伸、目标更加融于生活、内容出自于生活等作为学生学习意识培养的重点,为后期的健康的成长建立良好基础。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将学生的才能进行了提升,同时使学生养成了思想道德的良好观念,在步入社会时能够几倍较强的责任意识,真正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髓,在国家建设中提供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育中呈現的问题
我国现在对素质教育尤为提倡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班级和学校各方面的名次都是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数进行衡量和排名的。众多教师将课时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生的眼中其关注的重点只有高分的获取。然而在学校的角度出发是将在区域教学进行质量评估中获取更好的名次作为了教学的目标。分数成为了全部,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本身价值和知识存在的真正价值。学校在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投入的大量精力。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高中的思想政治学科去完成,在其他众多的主修课程中反而作为了“替代品”。这些问题直观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教学理念呈现较强的功利化想像,与素养教育的道路出现了背驰而行。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体策略探究
(1)在教学主体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行强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是其根本原则。由于课程中学生占有主体位置,是学习过程中承载着和执行者,在课堂中只有学生真正的融入其中,才能离教育设定的目标进一步,进而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将自身进行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自己的主体位置进行转变,引领学生融入生活,使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参与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使学生的能力表现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将知识进行带入。在针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程中的知识内容精心巩固,在课下随意时间段可以通过网络 交流平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师生进行分享,不仅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使学生将思想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运用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在针对《经济学常识》学习时,教师为了实现学生建立经济的良好思想意识,要求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相关经济案例的搜集,将本节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结合,有效分析案例,与教师及时的分析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在和血生进行直接接触和交流中,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了了解和检查,进而能够进一步的指导学生,使学生将自身具备的能力进行提高。
(2)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对于教学氛围的营造选择了忽略,导致课堂中的气氛较为严肃,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方面以及态度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无法实现自主性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形成,使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生活化方式的实施受到了重视,同时更为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强调学生在思考中独立的养成,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应积极发现,同时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性的知识进行解决,使教学方式能够实现互动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授课中,为了让学生对于商品价格中产生变化影响的因素做到了解,对于价格变动做到理解;同时有效了解在供应关系中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了解货真价实其中真正的含义,教师可以将商场商品进行打折的营销活动、近几年黄金和油品等价格的调动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进行播放。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结合于生活现象中,通过教师的有意启发,使学生对价格变化在消费需要中的影响能够直观性的了解,同时对于商品在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变动之间存在的反应、商品价格调整和消费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的影响等有了深入了解。最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物价调整时应出游积极乐观的心理,能够将市场中的竞争性进行正确的认识,进而实现知识、情感和能力各方面的教学目的。
(3)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传统式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照本宣科较为重视,完全忽略了学生面对知识时的理解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将教学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其课本中最为需要优化的是具有抽象形象的知识内容,应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参与,使学生对于课本中较为复杂繁琐的内容可以直观性和有效率的了解,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得以保证,能够使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一举成功、全面进步,教师应实施因材施教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降低压力,使学生难度得以简化,引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总去,让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针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各方面的教育进行重点性把握,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水平得以强化,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思想,保证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结语
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有效和使用的教学方式是生活化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自身的思想观念从始至终保持与时俱进状态,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知识和概念应及时的转变为实际生活中有着较高关联的知识,保证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中做到快速有效,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成绩能够得到帮助进而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淑清,房咏梅,张珊珊.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03:99-101.
[2]郝来广.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