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本课程,传承地方文化
2020-09-10唐明虎
唐明虎
校本课程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民间艺术为突破口,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我校的校本课程收录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南乡田歌”的部分作品。这类作品具有俚俗直白、朗朗上口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丹徒地方文化的特色。下面,笔者就以丹徒民歌为例,谈谈如何依托校本课程,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
一、联系旧知识。引导学生感受“重章叠唱”之美
“重章叠唱”是指作品中,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在于加深读者的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使感情更加充沛浓郁。在中国文学史上,“重章叠唱”的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并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文学与音乐(尤为甚之)作品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秦风·蒹葭》,之后再结合具体的民歌,引导他们感受作品的“重章叠唱”之美。《秦风·蒹葭》共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形成了各章内部韵律谐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地方民歌也是如此。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民歌《十盏灯》的歌词:
笑洋洋,喜盈盈,听我唱个十盏灯。独占鳌头灯一盏,二朵金花二盏灯,三元及第灯三盏,事事如意四盏灯,五子登科灯五盏,六六大顺六盏灯,七子团圆灯七盏,八仙过海八盏灯,九世同堂灯九盏,十里埋伏十盏灯。
这首民歌句式回环重叠,节奏分明,反映了民间闹灯的风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欢快热闹的节日气氛。
二、分析歌词。引导学生感受“平仄跳跃”之美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字词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从发音的特点来说,平声的特点是长而扬,仄声的特点是短而抑。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在教学中,我们要分析歌词,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平仄跳跃”之美。例如,民歌《八仙上寿》:“喜鹊飞来喳喳叫,八仙过海浪滔滔。韩湘子吹箫船头坐,何仙姑船艄把橹摇……王母娘娘云中把手招。请问众仙何方去?特地到瑶池宫赴蟠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歌词的偶数句都是押“ao”韵的,出句声调短促,收句声调绵长,仄起平收。歌词通过平仄的变化,描写出八仙去给王母拜寿的场景,一幅热闹祥和的拜寿图便映人眼帘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这种“平仄跳跃”之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民歌的歌词,让他们受到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
三、谱曲咏唱,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读并不能代替唱。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现成的音乐作品,如《数麻雀》《车水号子》等,让他们学会演唱。地方民歌大多是有配套的曲调的,南乡田歌是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自发创作的,格调清新、风格多样、音韵流畅、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田歌的曲体一般是两句体、四句体或多句体的段式结构,除采取领合形式的部分曲目为规整的节奏外,其他大多为自由疏散的节奏。田歌音调高亢嘹亮,既能抒发愁情,又能解除疲劳,因此代代相传,流传甚广。在谱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找专业的音乐老师寻求帮助,让学生参与谱曲,亲身体验,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民歌与流行歌曲结合起来,对原有的歌曲进行套作或改编,让他们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当然,开展适合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还有很多方法。教師要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发掘地方民歌的价值,让学生受到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