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交通事故的社会学观察
2020-09-10朱司明
朱司明
摘要:人人都在社会网络中,只有当事件发生时,我们才能观察其运转情形。本文对2020年发生在华北平原城乡结合部的一场交通事故进行解读,从中一窥传统与现代、法治与伦理的种种光谱。
关键词:乡村;交通事故;社会学;观察
传统乡村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发生深刻的规则变更,但具体情况如何难以准确判断。案例分析可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及规则认同进行深入观察是一种好的研究方式,本文循此思路选择一场事故展开。
一、简单事故的曲折处理——事故发展过程简述
(一)事故初起
2020年春节张某妻驾车携全家自浙江驾车返山东老家。因路况不熟,行车至村庄附近时顾某减速。此时黄某驾一无牌旧摩托超速追尾。张某夫妻下车,见黄某车倒在路中,右手流血。黄某自称可先去村卫生室或镇卫生院检查止血,无大碍,可私了。同时给村中彭某(其连襟)打电话,请其到现场。张某父亲见状亦向族中传递消息。不久张某弟弟驾车至现场,张某等遂陪黄某去镇卫生院。车行不久,彭某父子驾车追上,疑张某酒驾,将黄某转移至其车上,转去市医院。路上,张某接到妻子电话称经询问同事,对方追尾,应付主责,注意处理方式。
(二)事故过程演变
1.医院中的争执
至市医院,黄某妻及子已在急诊。医生检查时,黄某初称如无大问题,检查完毕可回家;其子要求其少说话,并由其与张某对接。遵医嘱,由黄某子陪其做手部检查,结果显示无大碍。此时黄某态度发生变化,声称肘部和肩部疼痛,其子要求做全身检查,被医生否决,只做肘及肩部检查。过程中,黄某子与黄某及其连襟交流后,以张某酒驾为由报警,并溜出医院至现场指认。此时,张某接到族叔电话,称观察现场后,事故为黄某追尾,己方为次要责任,兼之车辆有保险,完全可以依法解决,不需过多纠缠,张某遂报警,去交警队测酒精,并询问交警如何处理,交警称事故轻微,可两天后到交警队走简易程序。期间诊疗费用1700余元由张某支付。
2.次日矛盾激化
事故第二日,张某接黄某妻电话,称情况不严重,是否到医院协商处理,意欲在交警处理结果公布前索取部分赔偿,被拒绝。随后黄某子威胁称,如不去医院,将抬其父至张某家中。中午,黄某子纠集家族数人,至张某家中,称当天如不到医院处理问题,下午将其父抬来。张某坚称交警确认责任前,不再支付任何费用。黄某子继续无理纠缠,随后张某报警。黄某子见无果,率人离开。
3.最终结果
两天后,双方到交警队协商处理。黄某及其子坚称驾驶员为黄某,欲抬高补偿标准,张某见协商不成,准备离开。交警请张某暂时离开,与黄某父子沟通,遂后双方签订事故责任书。黄某主责,张某方次责,张某一次性赔偿黄某医疗及其他费用总计2000元,车辆维修等费用由张某自行处理,事故终结。
二、多彩光谱的棱镜折射——事故的社会学分析
(一)现代村落人们行为面临双规则系统的选择。
传统乡村跨宗族事务的解决是两个宗族社会资源综合较量的结果。但随着国家法治建设推进,人们法律意识增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为很多人的选项。事件中张某初期尝试利用传统方式息事宁人,遇挫后,坚定的选择法律方式处理。事件中黄某的初期试图靠传统方式解决,但发现报警可能于己有利时,主动报警,以此胁迫张某提高补偿标准;目标落空后,欲再用传统方式解决,试图利用双规则的空隙套利,只是目标落空。
(二)个人的意识极易受群体意识的影响。
事故初黄某认为自己超速造成事故欲私了,但接触其连襟、子女后,群体判断张某酒驾,认为报警于己极有利,态度生变,向警方举报张某酒驾,事故处理主导权已转移至其子手中。报警次日,黄某要求张某到医院私了失败,在连襟及家族成员怂恿下,其子纠集人员至张某家中大闹,试图用非法方式解决问题,致局面失控。这是事故处理主导权再次转移。两次主导权转移可看出随着参与人员增加,当事人的主导权逐渐被稀释,更易受群体影响,但当事件不利结果出现时,非当事人却不承担责任。
(三)传统家族虽受冲击,依旧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传统乡村社会公共空间由家族主导,随着政府及基层党组织的嵌入,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家族活动空间已被大大压缩,但生活中仍顽强存在并获得新的发展。传统家族所以存在因其立足熟人社会,可降低交易成本。城市化的发展并未解决社会信任问题,在与陌生人冲突,家族的资源反而更显珍贵,人们的对家族的依赖有所增强。家族可能借助法律资源得到强化,如张某族叔利用熟悉法律优势迅速給出处理建议。
(四)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传统社会人们认为用法律解决问题不光彩,但现在人们认为使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理所当然。发生这种变化原因之一是法律服务的易得性,事件中两次出警,交通、公安人员均能迅速到达现场,说明目前警务力量可以满足需要,提升人们对公权力的信任感。原因之二是法律机关及法律规定的权威性。当事人均选择报警,依法处理后双方均认同处理结果,说明人们相信法律能够保护自身利益,并服从其结果,法律权威已初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