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跟踪审计
2020-09-10刘松明
刘松明
摘要:论述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跟踪审计的关系,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做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及时介入审计,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控制工程造价,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促使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跟踪;审计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并确定工程造价,将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对国家资产的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了跟踪审计模式。该模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国家法律规定基础之上,并综合应用相应的审计方法,能够有助于真实性、有效性在工程造价中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可以提升对工程建设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同时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也将有所提升。
一、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技术、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的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项融技术、经济、规划、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包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来正确计算索赔费用及工程变更价款;不断对已完施工进行价格调整;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对工程完工以后的合同价格进行最后调整;形成最终的竣工工程结算价格。
二、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问题分析
(一)合同条款欠严密。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是双方( 或数方) 当事人关于建设项目事宜依法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协议。其中, 内容最复杂、标的最大的要数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 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合同。如条款约定得稍有不明确或确定不合理, 即可引起双方理解差异, 造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纠纷和工程量、工程项目的变化, 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偏离预算目标。严密的合同条款是投资控制的前提, 合同签订后, 应主动做好合同的跟踪管理,严格按合同办事, 通过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实现合同的总目标。
(二)建筑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很多建设单位没有建立起一套随市场变化的动态的材料采购网络, 采购渠道单一, 采购信息匮乏和滞后, 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 容易出现花大价钱买不到适合的材料情况。
(三)设计变更把关不严。很多建设单位没有做好必要的工程前期准备就急于开工, 由于对投资所需额度、建筑标准的把握、工程设计审查深度不够, 以及承包合同的条款和内容不够具体甚至还有遗漏,造成施工中大幅变更设计。
(四)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现场签证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由于报批需要时间, 在施工现场由现场负责人当场审批的一个过程。属于由承包人根据承包合同约定而提出的关于零星用工量、零星机械用量、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所导致的返工量、合同外新增零星工程量的确认, 是对承包合同内容进行的补充修改, 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 有些现场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 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随意签证, 或者对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就签证;结算时搞突击, 容易造成互相扯皮、蒙混过关, 造成造价失控。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的技術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从总结政府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作为切入口,分析政府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当前发展深化的必然性,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进行重点阐述。
1、跟踪审计的作用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的全过程。近年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被应用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相关管理单位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从而对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2、目前的投资控制的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的投资控制方法对节约使用建设资金,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往往是建设、监理、审计、施工相互脱节,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全过程控制手段,在工作实际中投资控制显得被动和滞后,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浪费,只能是秋后算帐,于事无补,难以挽回。
3、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的对策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
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在建设项目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①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
②检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
③检查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
(二)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检查履行合同情况。检查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如有变更、增补、转让或终止情况,应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②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检查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和不按概算批复的规定购置自用固定资产,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③检查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应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法使用。
④检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及时、完整、真实。
综上所述,运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实现了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彻底改变了“三超”现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方式,已经在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中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经济成果。只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配合,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预的程度,把握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跟踪审计就会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我国工程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跟踪审计模式的应用力度,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经验教训,有效解决该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从而为我国建筑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