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微博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2020-09-10刘晨星
刘晨星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民族地区新闻业的发展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播。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在社交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下,微博作为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平台的传播下又呈现出来新的特点。
关键词:微博;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在互联网愈发发达的时代下,微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发挥了其优势,这种优势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在对内传播上,而且在对外传播上都有促进作用。由于微博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信息海量、用户广、检索便捷等优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正由过去的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从小范围传播开始向大众化传播过渡。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上的传播方式也受到微博现有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也呈现出新特点。微博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微博平台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
微博的核心概念是“节点”,微博的属性是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少数民族文化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在微博上的传播方式也受到微博的核心概念和属性的影响。
(一)“节点”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
“节点”作为一个技术词汇,是指“任何连在网络上尚且能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具有双重含义。首先,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具体是指在网状结构的媒介平台上,每一个使用这一媒介并利用媒介本身的互动、联结功能的网络用户,他既是网络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再次传播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信息组织、处理和发布方式,遵循网络媒体的技术规则和传播规律参与网络媒介的内容生产过程。在微博的这种传播方式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上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是少数民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只要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微博用户都可以在微博上自由发表相关信息,并且可以让其他同样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微博用户评论和转载。
其次,节点是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及其呈现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的结合体。在基于互联网这类可以实现双向传播的技术媒介里,每一个用户既是节点的实体,用户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活每一个节点;同时又是节点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节点的互动产生新的信息,因为在麦克卢汉主义看来,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互联网的内容。在以互联网主导的数字互动媒介语境下,“节点”既用来指称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还用来指称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的信息。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上的传播受到微博的核心概念“节点”的影响,每一个微博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既是一个主体,自己可以创造和传递信息,同时又可以与其他微博用户产生互动,产生新的信息。就在这种不断重复的创造和传递下,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发散,使更多人了解到文化的不同面。
(二)微博属性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
虽然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进微博中,但所有的功能都基于微博的核心理念,即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首先是信息的即时性。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类信息,包括结构化、完整性的信息,也包括众多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各种信息都能在包含着海量的信息的互联网上找到,但是这种信息都是在网络上存在已久的,当查找这些信息时,都与信息的发布时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相比之下,微博所发布和传递的信息的即时性是微博能提供的最为独特的信息类型。微博用户以最短的字符随时随地的发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而发送的设备除了随身媒体手机之外,互联网上的客户端也都可以成为上传微博内容的端口,这些都为微博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使微博用户操作起来也更方便。同时,微博采用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选择关注的对象,只要关注对象更新了动态,微博用户都能及时收到最新消息,这就比任何媒体都高效、便捷。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的即时性的影响下,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比在其他媒体上传播地更广泛和便捷有效。
其次是信息的共享性。微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微博用户在个人页面上发布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随时查阅,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没有任何信息接入的门槛而言。不但用户在微博上的信息是完全开放的,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互动也能够方便地看到。不但如此,借助一定的网络工具,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注的程度、微博用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同一社会事件的倾向性态度等,都可以通过相关渠道获得。虽然其他媒体其他平台发布的信息也具有共享性,但是这种共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微博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来说,只要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有意向了解相关信息的微博用户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信息供其他微博用户参考,这种分享也加速了相关信息的互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更快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再次是动态信息传播网络,微博作为开放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允许用户通过“加关注”的方式去关注另一用户所发布的信息,这些被关注的用户就变成了寻找信息用户的固定信源。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喜好和标准去选择关注相关的微博用户,以此为筛选依据,每一个用户都会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网络,每一个微博主都是这张网络上的节点,只要节点上有信息更新,信息网络就会改变原有的状态,作为网络中心的用户会根据信息的变化情况作出回应,从而改变信息传播网络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信息网络是根据信息节点的变化而实时地发生变化,正是这些由不同用户所编织的信息网络的动态变化加速了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状态,突显出微博的独特价值。少数民族文化借助微博的这种动态信息传播网络,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傳播得更迅速和更广阔。作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微博主在拥有关注者之后,就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呈现信息流动状态,让更多的微博用户了解到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信息。
二、微博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
根据微博的传播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微博平台传播的影响,便会产生更多的新的特点,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其他媒体影响下所不具有的特点,具体概括起来是以下两点:
(一)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
网络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信息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使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单方面宣传的被动时代成为过去。这种转变使受众在了解各种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使受众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实现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互动,使民族文化传播更加生动形象。 在微博的影响下,微博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加速了民族文化的双向传播,微博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接收内容,自由发表评论和见解,使受众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来,赋予民族文化新的传播特点,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如在微博页面的搜索框里输入“云南”两个字进行检索,首先出来的便是“云南旅行”微博讨论,打开这个主题讨论,里面就有综合、实时、热门、问答、视频和图片等搜索分类,将微博用户参与的讨论都进行了分类,方便其他微博用户的查找。微博用户可以在里面发布长短微博参与讨论,分享精彩旅行。目前这个微博讨论已有45万微博用户进行讨论,7.3亿的阅读量。在这个微博讨论里,微博用户可以分享旅行故事、旅行攻略,发表图片和旅行小视频。只要有微博用户在里面发表微博,其他的微博用户都可以对该微博进行转发、评论和点赞。微博话题里还有问答一栏,微博用户可以向其他用户发出提问,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微博用户可以进行回答。这种在微博上进行微博话题讨论,不仅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各地人民对云南风景、风俗、文化的了解。这种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促进了信息的双向传播,使人们在了解信息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与微博主进行交流,进一步对想要了解的信息增进了解。
(二)小范围传播开始向大众化传播过渡
从信息传播的方向看,微博是以“核心—边缘”的信息传播模式,即以微博主(传者)为中心和以微博看客(受者)为中心。以微博主为中心的节点信息传播模式解释的是被关注者——微博主信息传播的途径。一个有影响力的微博博主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当微博博主发出一个信息时,会有很多关注者知道和了解到更多地讯息和消息,微博主作为一个核心发出信息,关注者可以无限的散布这个信息,这就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模式,也就是“核心—边缘”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微博看客为中心的节点信息传播网络解释的是追随者——微博看客的信息接收途径。“微博看客是指那些不主动发表言论但关心微博主及其他用户传播的信息的追随者。”由于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重点,在微博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中,每个用户都能找到值得关注的对象,对于追随者来说,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在技术的帮助下,以追随者为核心推送过来,形成信息流的聚合网络。微博的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又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在微博信息传播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由小范围传播开始向大众化传播过渡。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微博这种新媒体拥有更多用户,又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发现和传播有了更多地自由权。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不仅有名的专业的微博主可以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而且普通的用户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而且可以通过小视频的方式加入到传播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来。微博的这种以“核心——边缘”的信息传播模式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微博上以小范围传播开始向大众化传播。
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通过直接联系人获得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需要借助他人的中介作用找到拥有更多信息的渠道,微博网络中的大量桥节点就是这样的中介者。也就是说,在寻找有价值信息上,微博能够为用户提供达到此类信息的最短接触路径,信息交换因此会变得更为频繁和有效。微博信息“圈子化”传播就是用户群的嵌套与勾连。微博信息通过不同用户圈的嵌套和勾连,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一般来说,只要核心节点制造的话题引发了其他用户的关注同时产生互动行为,形成事实上的依托平台的社群互动,这样的话题就具有聚合性,以话题为核心的圈子即告形成,区别只在于圈子的大小以及互动的强弱。对于及其特殊的话题只需要三四个人的圈子,而公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则可以形成外延无穷大的圈子。通过微博信息传递的这两个特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传播上形成了新的特点即小范围传播向大众化传播过渡。由于微博的易检索性,对于对那些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微博用户来说,则省掉了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寻找少数民族文化有价值的信息上,微博平台为微博用户提供了最短接触路径,并且能够将得到的有效信息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信息交换会因此变得频繁和有效。这样,少数民族文化在微博上的传播就由小范围的传播变成了大众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微博与信息传播[M].海洋出版社
[2]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一种传播新形态的考察[M].人民日報出版社
[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传播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
[4]李丽芳,邱昊,谢晓霞.民族文化传播研究[M].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