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幼儿园教师实施食育活动能力的研究

2020-09-10张丽芳 尹丽宁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食育幼儿园幼儿

张丽芳 尹丽宁

摘要:食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已逐渐进入幼儿教育的视野。幼儿园作为保教机构,需义不容辞承担起对幼儿进行食育的主要职责。但是,由于食育活动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的时间较短,存在理解有偏差、教育观念存在误区、食育知识储备不足、食育操作技能欠缺、应变能力不足等问题,可从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健全幼儿园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组织丰富的贴近幼儿生活的食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营造食育实施的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实施食育活动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食育活动

一、实施食育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对食育活动的态度积极,但理解有偏差

教师对食育实施的态度直接决定食育活动实施能否进行、如何进行以及进行到何种程度。从我们进行的《教师计划和实施食育活动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食育实施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教师自身已经意识到食育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必要性,那么教师对食育活动计划和实施能力的理解如何呢?

教师1:活动的实施能力就是教师组织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

教师2:活动实施能力就是有计划性,能合理计划、安排活动内容。

教师3:能合理进行计划,安排活动内容。

教师4:活动实施能力就是根据计划具体实施的过程。

教师5:活动实施能力就是根据内容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开展食育活动。

教师6:在实施过程中,应以游戏和知识相结合,使用工具方面也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尤其是动手能力差一些的孩子。

通过以上几位老师的回答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食育活动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笼统、浅显。

(二)个别教师对幼儿认识不足,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教师作为实施食育活动的主体,对于活动目标的确定、内容方法的选择、过程实施的思考等都直接影响食育活动实施的成效。从食育活动的观摩中不难发现:个别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食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依然是以自我为主体,忽略了“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了解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测,导致活动中缺乏关注幼儿的意识,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如:在中班《认识蔬菜》活动中,教师带幼儿认识大量包括很多生活中不常见的蔬菜,幼儿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出现注意力开始转移,频繁“开小差”的现象。可见,教师在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时对幼儿原有认知经验认识不足,大量不熟悉的蔬菜,导致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在谈及“教师对幼儿进餐环境”的认识时,大多数教师认为安静进餐、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等物质环境更重要,忽略了进餐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的心理环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师对食育活动实施的观念确实存在偏差。

(三)教师食育专业知识不足,自身的食育知识储备不足

《专业标准》中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将直接影响幼儿园食育活动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

在食育活动观摩中,研究者也发现部分教师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不够充足。如:在大班《大米的来历》活动中,教师对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了解,以至于在活动中给孩子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水稻和小麦的收获季节在夏季、秋季收获的是玉米,忽视了南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差异。

(四)教师食育操作技能欠缺,直接影响食育活动的效果

教师的操作能力直接影响食育活动的成效,在《教师计划和实施食育活动访谈》的第7题问及教师食育活动中目前最欠缺的方面是什么时,大部分教师表示自己的烹饪水平有限,在食育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常常不知如何下手,对于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如和面、调馅、做菜等感到力不从心。

教师1:最欠缺的是对食物的了解以及烹饪手法。

教师2:缺乏对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照料、收获的技能。

教师3:本身不太会做饭,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很难有突破和创新。

教师本身操作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食育活动的效果。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动手技能和审美水平,才能更好地在食育活动中为孩子们做好引领示范、丰富幼儿对美的感受和欣赏。

(五)活动中缺乏教育机智,应变能力不足

在食育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去实施,还要在活动过程中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应变性不够。

如:在中班天地大课堂 《收获白菜》活动中,教师:“在收获白菜的时候,我们都有哪些方法?”

幼儿1:“用铲子铲。”

幼儿2 :“用手拔。”

……

教师:“那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幼兒拔白菜时,拔掉的是叶子,白菜的根部一动不动;使用铲子也铲不动白菜。

教师:“那我们请爸爸妈妈来帮忙吧。”

在我们的食育活动中当应充分给幼儿探讨和交流的机会,在幼儿收获白菜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预期之外的情况,中班幼儿年龄小,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想出的办法并不能将白菜顺利拔出。这时候老师应该及时应对,引导幼儿继续讨论“为什么叶子都被揪下来了?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保护好叶子又能把白菜拔下来?”大家一起探讨,找到方法继续尝试和实践,发现问题再讨论、修正,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奔着拔下白菜的结果而去,直接请家长帮忙,剥夺了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去探索和尝试、体验的机会。

二、 提升幼儿教师计划和实施食育活动能力的策略

分析问题是为了呈现问题,呈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上一章节的阐述,我们分析了教师设计和实施食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幼儿教师实施食育活动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一)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食育活动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把幼儿作为和自己处在同等地位上的独立个体,在保护儿童合法权利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师在设计和进行食育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幼儿成为主动地学习者。

(二)健全幼儿园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是食育实施的主体,食育实施的成效取决于其自身对课程的认识和能力水平。作为开展食育活动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关于幼儿园食育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胜任幼儿园食育活动实施的重任。教师培训就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手段,也是食育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所以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師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食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掌握食育实施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同时教师自身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研究、总结和反思,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实施食育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食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组织丰富的贴近幼儿生活的食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食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幼儿时期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食育就是幼儿生活教育,教师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者,就要将食育活动以各种形式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食育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食育活动的自我组织和实施能力。

例如:餐前,教师可以进行“感恩教育”和“食谱播报”活动,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和家长一起在家制作图文并茂的食谱海报,在三餐前进行食谱播报,不仅介绍当天饭菜的食材,还为大家讲解食材营养,帮助全体幼儿在进餐时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在进餐环节,可以随餐引导幼儿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开展“餐桌礼仪知多少”的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习得优良的餐桌礼仪。

在食育工坊的制作中,可以结合时令养生和二十四节气饮食习俗,运用各种食材开展制作活动,如:惊蛰时节组织孩子们结合“顺肝益脾气”的养生原则和“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选择开展“蒸梨盅”和“扶龙须——搓面条”活动;春分时节结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原则和各地习俗,选择制作“驴打滚”和“韭菜盒子”等。

还有孩子们最爱的天地大课堂,来到大自然,就开启孩子们传统的农耕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带孩子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观察自然、探索自然、解读自然,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快乐。

(四)营造食育实施的幼儿园文化氛围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食育活动亦是如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幼儿园为教师和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食育环境,教师才能充分利用环境的隐性作用,让幼儿在食育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幼儿园创新食育展台、食育角,将大自然的果蔬和农作物动态展示在这里,随时更新,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在班级设置“自诊水吧台”,幼儿可以对照“自诊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取不同的水来饮用,比如便秘的幼儿,可以选择山楂水通便;小便发黄的幼儿选择菊花水败火;咳嗽的幼儿则可以选择陈皮水化痰止咳。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让孩子了解并运用简单的食疗知识;美化食育工坊环境,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了解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这些食物怎么烹饪等等;还可以为孩子们打造体现我国农耕时代文明的小空间,让孩子们了解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体验农民艰辛劳作的过程,传承“躬耕遗风”,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正是看到了食育的教育价值,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建起了自己的食育工坊、开设了我们的初园、旭园和天地大课堂,不断致力于提升教师实施食育活动能力的研究,相信我们的食育活动会越办越好,在这里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饮食和烹饪,有勤俭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良好品质的养成,更有结合二十四节气变化的健康知识、科学饮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

[2]房娜娜.生活美学观照下的幼儿园食育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梁晓晓.F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7.

[4]许雅君.食育,在孩子心里播下健康的种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张丽芳,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书记兼园长,“石家庄市首批名园长工作室”领衔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为学前教育、师资管理。尹丽宁,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为学前教育。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提升幼儿园教师计划和实施食育活动能力的研究——以河北石家庄市E幼儿园为例”,课题编号:160134。

猜你喜欢

食育幼儿园幼儿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