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拓展延伸在小学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20-09-10张伟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和能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个目的只利用课上时间是不够的。由于时间的局限,连书上有些发散性的题型都没有时间去探讨,更谈不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延伸了。

关键词:课后拓展延伸;数学综合能力;应用

课后拓展延伸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能使学生在广阔的数学天地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丰富知识,思维提升。只有做到有效的课后延伸,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探索,发现,巩固知识,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一、课后拓展在小学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后拓展延伸,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活動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是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选择有趣的内容,利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方式,学生不会把课后拓展当作负担,还会欣然接受,积极探索,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认真选择课后拓展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应让学生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从被动走向主动,体验自主。

2、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课后拓展延伸,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为学生的课后的复习、实践做好了铺垫和延续,从而有效地巩固了教学效果。适当的课后延伸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课后拓展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是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

4、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选择有趣的内容,利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方式,学生不会把课后拓展当作负担,还会欣然接受,积极探索,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认真选择课后拓展延伸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应让学生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从被动走向主动,体验自主。

二、小学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后拓展延伸,就是下课了,老师给学生留些教材或辅导材料上的练习题当作家庭作业,教师再例行公事地检查与批改。小学生对这样单一、封闭、重复的课后拓展模式感到厌烦,甚至当作学习负担,学生会不加思索或抄袭他人作业敷衍老师。这样的拓展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歪曲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在教育教学中若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有所改观:

1、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找到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找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拓展延伸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是个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需要,更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需要。

三、课后拓展延伸在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1、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向

课后延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达并不是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学习帮助者和课后设计者等多重角色,要使学生在学与达到效果之间达成统一实效。

2、有针对性开阔学生的眼界

有效的课后延伸是对数学学习有效的补充,能使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东西,还有只有表现认真解读教材,客观分析学情,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不随意性,盲目性,要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爱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3、根据本班的学情因材施教

制定不同形式,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课后延伸,做到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又能多角度,多层次的认知知识,最后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结束语: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合理因素,对教材进行重组、改编,以再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现有微课资源,作业盒子等多媒体工具多种形式设计生动有趣的作业活动,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与综合运用,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

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后带几点”的学习方法,适时拓展延伸数学教材的阅读和科普知识等,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反思,因材施教,从而全面实现教学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许莉玲.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J].教师:2016年06期

[2]蔡幼香.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J].当代教研论丛:2016年01期

[3]陈欣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8年02期

作者简介:

张伟(1986.05-),女,籍贯,山东,职称,小学数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