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0-09-10宋花香 凌丽平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

宋花香 凌丽平

摘要: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向社会输送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育者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力求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促进自身的综合能力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本文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过程中,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引言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持,体育专业人才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特征

(一)规范性

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依靠国家政策,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宗旨,促进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以此为例建立课程环境,为体育教学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在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了规范性的特点,只有规范性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育性

体育专业具有独特的教育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专业技能也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全方位的发展,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教育性的特点,展现教育性的特点才能回归体育专业教学的本质,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展。

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各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在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学生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支持,这样才能够展开教学活动。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建立起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教学提供了场地支持和硬件支持,为体育专业的教学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課程设置有待完善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进行教学和实施的基础,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学生的各类基础运动项目不同,课程设置也有所区别,各类课程设计中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各类运动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课程设置适应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一把抓”的情况,例如在文化课程设计中,除了需要学习的公共课程,对于不同体育科目的学生,未能选择相应的文化课程教学,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和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其感兴趣的,但在高效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学习公共科目,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针对这样的现状,在进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各类课程的设置,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这样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针对普通体育运动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加强教学研讨,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据此进行课程设置,才能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使学生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教学氛围,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体育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心理认同,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不断掌握专业知识。在创设教学范围的过程中,要将各类体育专业打造成学校教学的特色,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进行体育运动,不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效果,强化学生的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自觉练习课堂所学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才能使专业课程设置有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具有规范性和教育性的特征,这样的特点为实施体育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各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体育专业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但同时,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进行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和实施,还要加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发展校园文化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同时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体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海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19(12):127-128.

[2]秦金东,韩 君.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2):141-142.

[3]孙 砚.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8):88-90.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