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2020-09-10蔡俊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蔡俊贤

摘要:伴随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培养核心素养已经渐渐变为老师在教学中所要重视的课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高中化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更好的發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学科课程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逐渐更新,现阶段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要重点培养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中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还时常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没有创新性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老师上课仿佛按照框架或是一种模板的方式,形式单一,教学理念老旧,而且化学公式和符号都会让人感觉非常枯燥,公式的学习让人更加吃力,化学的计算和数学一样难,本来化学课就非常的单调无味,老师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只用自己的想法单纯的讲课降低了教学质量。如果教学方式不进行创新,还是保持原来的教学形式,就相当于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学形式其实有很多种,必须要将上课方式进行创新,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说,兴趣也是学生的教师,甚至是最好的。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详细地给学生介绍生活中所能应用的化学,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这个阶段,老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启发式培养,启发式的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并且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运用有趣的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力度,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要对回答中正确的地方进行鼓励与肯定,对错误地回答修改正确,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不对,都要给予鼓励。在完成教学的任务之后,老师可以安排给一些学生进行课堂的实验,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实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细节,之后老师在这基础上作出解答,这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高中的阶段中,学生的智力会有所提升,现在的社会有更加深刻地认知,还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思维源于自己动手实践,知识的应用不是有限的,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理清自己所学知识和各个知识点的关联。在这一重要的阶段,占领主要地位的是抽象思维,但因为中学生会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社会的认识也不足,认识层面单一,若将知识不断地增加,思维模式就会慢慢地向理论型的思维转化。

二、小组合作式教学

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所探讨的效果会更加突出,在小组中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都会以一种领导者的姿态来开展教学计划,这样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会严重忽视学生是课堂的主题,不能把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很好地带入到课堂计划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背景下,学生会形成一种惰性思维,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有一定的退化,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形成核心素养。所以,老师必须要积极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方式进行转化,重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推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发展。老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启发性的问题

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化学需要理论和实验融合,学生一般很难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学习方法不正确,就会让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才可以把事情做好。机械方式的记忆让学生不能够牢牢掌握化学知识,并且阻挡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所以老师要从自身角度考虑,尽可能地创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高中化学这一过程中,其实对于学生是一种新的学科,高中教学的知识和初中的知识在课本内容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高中非常多的化学公式和复杂的组成就是非常难的地方,这恰恰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只有清楚系统性的记忆,是高中阶段必要并且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老师在讲述时要由简到繁,先从物质方面开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授课,比如各种元素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入物质结构方面的教学,在这个教学中,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不合理或不存在等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的思维方面的能力,多种途径,多种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在这之后,逐渐加入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老师需要主动和学生们介绍它的规律,并且根据每个不同的元素来讲述它们的性质;在这基础上,加入碱、氧的元素特点,让学生探究和其他元素特点的共性和规律,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解决问题。

四、建立化学模块

建立模块能够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牢牢掌握思维方式。完成高阶思维有效教学,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领学生去学习教材内容并分析理论知识,进而发现物质本质,形成大体结构模块。比如,建立元素周期表模块,第一,基本元素复习;第二,元素观念构建;第三,依据元素的性质和规律来有序组合,并且排列时要凸显规律。若元素原子结构相似,但其他电子层数不相同,就将它们排成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元素周期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培养学生高中化学中的核心素养变得极为重要。高中教育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考压力的作用下,高中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通常都会重视教学的结果,进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忽略。化学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现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重点关注的,逐渐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培养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成全.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87.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科研重点课题“学科课程与学科素养培养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2015ZQJK01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